close
四種資糧
有四事能幫助我們修相對的菩提心與究竟的菩提心:
(一)積聚福智。
(二)淨化苦因、苦之本身及障礙。
(三)感激橫逆之因。
(四)供養及讚嘆護法。
(一)積聚福智
「積聚」是指發展樂因和創造成覺之順緣,同時也是淨化的重要支柱。我們都喜歡快樂,厭惡痛苦。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也就因此而有了正負善惡的觀念。「積聚」的意思是積善。不斷積善去惡是唯一除苦之道。如此積聚即是快樂的直接之因,但不是證悟的直接之因,因為快樂並非證悟。樂因苦而有;苦是樂之反。積善可除與樂相對之苦,使甚深獨立之樂的證得,遠較不積善時為容易。去惡之後,留下善果,此善果又構成證悟方面的障礙,它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障礙。以種子的成長為例,即可說明此點。種子絕不可能獨自成長結果。種子需要泥土來培植,並須有適當的濕度和溫度。土、水和熱是有利的障礙,能令種子開花結果,充分成長。同樣的,我們先造有利的障礙,以除粗劣、痛苦、不利的障礙。然後我們就可輕鬆的除去有利的障礙,獲得圓滿證悟之益,能除有利的障礙者是智慧。
這不只是一種想法,而是一種做法,是我們必須遵行之道。一切有關善與不善、善業與惡業,以及積聚福德資糧的法教,都出自此道。我若問人:「你想要快樂嗎?」他當然會答:「想要。」每一個人都喜歡那種一切順利的感覺,那是一種快樂美好的感覺。但是,你若問他是否真知快樂之因,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得不很清楚、不很確實。揚善的法教即是除此昏昧之光。對於這些法教,有人當下領悟,有人甚表懷疑。不過,一般而言,修德之善行看來十分合理,會為大多數的人所採用。但我們必須了解,真正的積德並不只是行善,而是了知善行和誠心去做;否則,沒有了解和誠心,所謂積德就只成了另一個夢,一個在發展善德方面並無特殊效果的夢。
在積德方面,主要的外在重點有三:
(一)佛、法、僧是積聚虔誠之德或信德的重點。
(二)六道受苦的眾生,無論看得見與看不見,都是我們積聚悲德的重點。
(三)我們的恩人,或善心人士,都是我們積德與恭 敬的重點,其中包括我們的父母、朋友、幫助 過我們的人,以及本國或全球的善心人士。
修信德的方法是對三寶虔誠禮拜、供養和祈禱,也可用製作莊嚴的金佛像或供佛之燈等方式將我們的技能和財富轉化為虔誠的信心。不過,修信德的最佳之道是獻曼達 ,因為以清淨心獻曼達等於是獻上了整個的宇宙。這是密續的真髓,是獲得輝煌成就的至簡方法。此一確能令獻曼達的價值猶如獻上整個宇宙的清淨心,即是菩提心,也就是大乘道的力量所在。
有關信德的最後一點是,不管你採取何種看法,對三寶或佛性要完全信任。這在開始時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們可籍下列意義深長的想法而發展出完全的信任:
平安,即究竟真諦,超樂之至樂。
為達此目的,我獻身語意,求證無上覺。
一作如是想時,我們就能懷下列之念接受疾病:
我若生疾病,願我病利他。若我之存活,
能有利於他,則願我再活。若我必須死,
死亦我所願。
這就是說要對所修之法有大信心,相信所修之法無不適用。
(二)淨 化
從上述可以看出,不僅有須除之苦,也有須除之樂,即障礙深悟和至樂的相對之樂。此淨化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是除去苦因,亦即惡業。我們必須確信苦非無因而有。一切痛苦都是惡因之果,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不再造任何未來的痛苦之因。我們沒有人喜歡受苦,但我們不應與苦作戰,而應從苦因下手。
我們怎樣才能淨化已造而未現的苦因,淨化潛伏在我們之內可能於未來成熟結果的苦種呢?主要的方法是誠心深自懺悔以前所犯之過。這樣做本來就夠了,但佛經中還教我們四種主要的淨化之力。
惡業,就連殺人等極惡之業,也本具一種善性。此一善性為何?即潛在的淨化之力。善用經中所說四種淨化之力,即可淨化任何罪過或惡業,並消除其後果。此四種力是:捨棄之力、遠離之力、信賴之力和對治之力。
捨棄之力是深惡所犯之過,知其不善而認罪。我們必須感到自己過去所做確是壞事,不是好事。遠離之力是更進一步,痛絕惡行,永不再犯。知過必改,即使須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痛絕,深惡就不圓滿,因為只有當我們有永不再犯之念時,才算是確知己過實為惡行。
信賴之力支持和加持我們的懺悔和改過的決心。「信賴」是信任真諦,成就於皈依和發菩提心。籍著皈依真諦佛),皈依能證得真諦之道(法)和皈依能助我們證得真諦之友(僧),並藉將此皈依發展為菩提心(願自得證悟以便充分利他),我們即可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礎。於此基礎之上,我們的懺悔和改過的決心就能深具意義而有力
對治之力是以證悟空性來支持上述三力,了知一切善惡之業都只是相對的現象,究竟無實;了知在相對的世間,相對的業因會產生相對的業果。對空性的了知,以及金剛乘的明咒和觀想,皆為對治以幻為實的妙方、妙藥。例如,當我們觀想金剛薩埵,藉涌流之甘露(或其他觀想中的光)而得淨化時,其實並非真有具淨化力的甘露或光。根本沒有!觀想的修法是一種能行淨化的善巧方便,若真有甘露自佛流出,我們早就已得淨化了,因為無量劫來一 直有佛,早就該有淨化之力降臨眾生、消滅輪迴了。諸佛不能把自心的清淨或智慧放入眾生之心:諸佛也不能把眾生之苦一肩承當。諸佛所能做的是開示我們正道,幫助我們圓證佛性以除苦及苦因。
此四力在消除較為善良的障礙方面也同樣有效,但須加上般若波羅蜜。其意為何?意即欲得淨化,非超越一切有二之見不可。
(三)感 激
本節和下一節的內容包括對傷害我們的人表示感激,以及為降伏阻力所獻之供。「阻力」(Negative Forces)一詞並不單指惡勢力,而是偏指任何能傷害我們或造成逆緣的人或事物。為何說是「逆緣」呢?當有人打我們時,我們覺得痛苦,打我們的人所造成的就是令這一連串事件生起的逆緣,而其根因則是我們本身之業,此業遇緣成熟。我們對諸製造逆緣者的禱告和獻供,表示出我們感激他們協助我們修行,這種感激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當道緣來時,反抗逆緣是無用的;我們必須了解逆緣。了解之後,我們就會感激逆緣的到來,但我們同時祈求道緣至此了結,不再生起,因為逆緣雖然有用,畢竟還是一種障礙。
第二階段與「我」及看不見的力量所起之障有關,而非與當前令人沮喪的生活環境有關。無始以來,所有的苦及苦因皆「我」所造,亦即因作有「我」之想而有。「我」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也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前者是因「我」為諸苦之源,後者是因「我」能令我們走上成佛之道。在此階段,我們感激「我」起之障,因有此障為著力之處,才使得我們的修道更快速、更有效。
當一切都進行得太順利時,就會有精神懈怠的危險。此時,「我」起之障可作為非常有用的觸媒劑,促使我們更靈敏、更警覺、更精進。任何機會,只要能加強我們的修行,都是我們所須尋求的。
本節有一種修法,專門用來對付地方神祗在我們修觀或閉關時所製造的騷擾。眾生之數遠超過可見之人或動物;這些不可見的眾生有心,然而沒有能與我們溝通的那種身體。當此類眾生作怪之時,我們就獻給他們一種象徵性的小供養,藏名朵瑪(由麥粉和牛油所製成的食子)獻此供時,我們所說的話大意是:「謝謝各位,非常感謝各位所帶來的騷擾,因為這種騷擾有助於我的了解,讓我知道自己所熟悉的色、聲範圍之外,尚有其他事物,因而使我更能接近如實之相。所以我要感謝各位,但請不要再來騷擾。」
(四)供養及讚嘆護法
護法保護修成覺之道者,令其於修道時不為障礙所阻。因此,我們都有權享受護法的保護。若要得此權益,我們必須祈求護法給予我們在修道、證悟、利生方面所需的一切協助。其他之事,護法絕不會管。諸護法的實質是修行者自己所有的那種受悲力加持的信心與信賴。在相對的世間,有曾是極惡、極具權勢而為佛陀及蓮華生大師所度化的眾生。如今他們依誓為修法者盡力。我們所應做的是求其協助我們達到正當目的,並向其獻上特殊供養。這些護法都是世間的護法。此外還有瑪哈嘎拉等非世間的護法,以多種形相顯現,如智瑪哈嘎拉、行瑪哈嘎拉、以及俗瑪哈嘎拉,就像我們對法、報、化三身所作的分類一樣。我們供養他們,懇求他們在相對的層面上協助我們,同時我們對內心究竟的層面修不可動搖的信仰和虔誠,以及對一切眾生修究竟的無量大悲。這些都是在修心階段所用之法,名為逆緣入道法。每當我們有了困難或生病時,我們當然要盡量設法解決問題。我們不必故意意事找麻煩。此一法教的要點是,我們應致力於了解我們所要除去者的起因,了解它為何發生。境遇好時,我們也要求解,不要只顧享樂;我們要隨時準備做轉輪聖王或最貧苦的眾生。有此了解,我們就能屈能伸,可高可低,一律安然接受,毫無困難,這才真正是把逆緣當作道的一部分。
第四要點:轉生活為修行
一切修心法教的精髓是以五力修行。
(一)願 力
此處之「願」,在藏文經典中意即「投擲」或「發射」。一開始發菩提心時,我們是把自己的心願投向獲得究竟證悟和利益一切眾生的目標上。一開始發射或衝刺就不斷的繼續下去,直到實際獲得究竟證悟和利益一切眾生為止。
(二)慣於修行之力
列為第一的願力,藉修相對菩提心與究竟菩提心而實現。此二菩提心要穩定的、精進的以信心來修,而修行時間的不斷增長即第二力。
(三)潛能之力
潛能,或謂種子,是屬佛性的潛能。此種潛能我們都有,其力藉甦醒之善緣而活,所謂善緣即是福智二資糧。
(四)淨化與捨棄之力
自無始至今,從今直到獲得證悟,所有已生、未生之障礙,究其起因,皆源於「我」。「我」念念相續,依緣起法,不斷再現。令「我」存活之緣,是為惡緣。從初得此解之時開始,直到洞悉「我」之本質為止,其間我們還不能不自利,但須是善性的自利。願自己能得解脫以便協助眾生,即是善性的自利;只求自樂,全不顧他,則是惡性的自利。因此,我們首先要除去惡性的自利,然後再除去善性的自利。逐步如是前進,極有必要。
(五)祈禱之力
祈禱之力,主要是指那能將我們所成就之善全部獻出來與一切眾生分享的力量。此第五力與列為第一的願力相似,都是致力於普遍之善。運用此力,也能令我們產生對惡緣的正確態度。在禱告中,我們祈求自己能面對惡緣,將其轉化為善緣或有利之緣;能了解惡緣:能感激惡緣的來臨。
上述五力指示我們如何把修心之法納入生活之中。以此五力為基本原則,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況都能轉為有益。
有關修心的經典中說,吽(HUNG)字特別重要,並且說有五力為助的修吽之法,是極其圓滿的修法。修行的每一階段,無論是小乘、大乘或金剛乘,都永遠需此五力。例如,修金剛乘時,我們先要皈依和發菩提心,這就是第一力。第二力是實際觀想和細部修行,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第三力與修儀軌時所做獻供等事有關。第四力是修畢時的觀想化人無我之境,這通常是指觀想自己化光,收入自心所觀想之本尊身中,再與本尊合一之觀想。第五力是結尾的回向。此五力對大乘(如上所述)和小乘同樣適用,只是在願力方面有異而已。小乘最初發心是自得涅?。其餘四力之性即以此願力為本。我之所以要把吽字提出來,乃因其為一切之本質,一切之核心。於吽字中,含有各種禪觀和善巧方便。
此五力也適用於命終之時。沒有人喜歡念死或談死,但死是我們都免不了的。當業果成熟死亡來臨時,我們就必須接受死亡,充分利用這個機會。死不是懲罰。死說來就來,死時身心分離,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語言和感覺都告終結。死者若不知死,死將是一件非常可怕之事,因為他無法了解當時所發生的各種現象:然若知死,則死即可成為一個得見佛性和獲致寶貴成果的大好機會。
怎樣才能善加利用這個機會呢?根據大乘,正確的遷識法要憑藉以下五種力量。
(一)潛能之力
潛能之力令心解脫所有過去關懷的俗事仍物。一般人在死時所遭遇的主要障礙,其起因都是由於關懷過去的財富、自身、朋友、家庭等等,包括名聲、教育、權勢,以及各種各樣的事物。一旦確知死亡即將來臨,我們就必須擺脫所有這些俗事俗物,把我們積聚的資產散盡,給子女、給宗教機構、給貧苦之人,其實給誰都無所謂,只要能擺脫那些資產,不再為其所障就成。臨死之時,也是對他人傾訴一切的時候,以使心不留念。
然後,我們應力求了解死亡之性;了解死並非是我們獨有,而是人人皆有,很少有人能活過一百歲,就算活過一百歲,也仍舊不免一死。我們在死時的經驗,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驗,沒什麼不得了。死亡只不過是我們不再能生存於此色身之中,必須離開此身去接受另一個由今生之業所決定未來之身而已。對於來世之身,我們無力選擇,但我們可以籍著分析今生而對該身有所認識,因為來世之因形成於今生,就像今生如何決定於過去一樣。
對決定我們來世之業有所認識,會令我們深悔自己曾犯之過而誠心認錯。除深悟佛法者外,很少有人能誠心悔過。瀕死之際能令人有此誠心,因為過去所關懷的俗事俗物已不再有任何意義。即使你是擁有億萬大軍和原子彈的國王,雖集世間權勢於一身,時辰一到也得死,既無用武之地,也無用錢之處。臨終之言都是真心話,所以我們要在臨終之時發露懺悔今生和過去生中所犯的一切過惡,並要發誓永不再犯。從禮敬到迥向,如是修行七支祈禱文所說的各方面,可產生極大的效果。此為屬第一階段的潛能或種子之力,它構成我們臨終時堅強有力的背景。
(二)祈禱之力
此第二力首先來自七支祈禱,但其所強調的是禮敬諸佛菩薩和真諦,祈求來世,或於中陰身期,能證實相。這在中陰身的階段遠比在今生容易成就。例如,當我們在夢中知是夢境時,我們就可為所欲為。在夢中這麼做比在醒時要容易得多,因為夢中人生的虛幻面更為突出。死後,我們擺脫了固結的人生之夢,使得一切事物的彈性大為增加。
我們所須擺脫之夢,實際上只有一個,即「我」之夢。此外別無其他。我們一死,即不再有身,不受有形的限制,能知三世,亦有他心通。因已自人生之夢甦醒,故具智慧的多種品性。此即為何我們祈求能於中陰身期修相對菩提心與究竟菩提心。若祈禱之力夠強,即可如願。這就像當我們真想在某一刻醒過來以便去做某項重要工作的時候,我們即能藉此心力而辦到。臨終時,我們必將有更重要之事要做,所以我們要為中陰身的階段誠心祈禱。
(三)淨化之力
無始以來,我們所受之苦都是因「我」或自私而起。今之接近死亡,亦「我」所致。此身、此出生之境地、以及此死,其業因皆「我」所造。既為「我」所造、為「我」所支持,此身、此死等之受者亦為「我」。因此,我們應捨棄「我」,遠離「我」。
(四)心願之力
中陰身期,我們不受此身和今生的障礙,心得自在。這是心自行認識自己的大好機會,此即為何我們祈求能於中陰身這一適當時機心得證悟。
(五)習慣之力
習慣之力系指現在修行、以便未來能獲得牢固的成果 。我們應於健在時習慣於修心:等到死亡真的來臨時再修就晚了。我們必須立即開始。
以上所說是如何於臨終時利用大乘法的五力獲得良好的成果。在實行階段,在實際瀕臨死亡時,有些對我們有幫助的事,是我們可以做的,但不是非做不可。在這一方面,有關修心的經典中所講的,主要是臨終臥姿作般涅?狀。這不僅是因為佛圓寂時取此臥姿,也是因為身與心有密切的關係,尤其與氣(Prana)有關。氣貫全身,自受胎時就有,不限於血、肉或身體的某一部分,雖然在身體的某些地方此氣最盛。我們可以從開示身心關係的較高密續中,獲得有關氣的正解。
死時能善導此氣的身姿是向右側臥。右手托右頰,右手小指塞住右鼻孔,只用左鼻孔呼吸。呼氣時,我們將自己所有的樂及樂因、功德、財富、名聲、教育或其他善事,都作迥向,利益一切眾生。吸氣時,我們想像自己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不只是想,而要真有此意。如果不能採取上述臥姿,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心行才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
下一步是修究竟菩提心,意思就是要了悟輪迥與涅?,所有一切,都是法身或佛性所現;於究竟位,無生無死。生死就像睜眼閉眼一樣。我們對今生閉上眼睛,對來世睜開眼睛,閉眼睜眼之間則為中陰身的階段。如是了悟,即無怖畏。怖畏在人臨終時,會引發不善和怨恨的情緒,這些情緒令人非常痛苦,而且毫無用處。上述施樂受苦的修法,要一直修到死為止。若有修行此法的習慣,我們就能善用死亡。臨終時,我們令心專注其本性,令一切皆為心性所吸收,就像我們在修觀時把所有觀想都融入心性要並安於於心性之中,既不止念,也不隨念,只是任念來去,而心對其本性和本身仍能自知。這樣一來,死即成為觀修的一部分。起初觀修因有身障而稍嫌造作。身死使獲解脫之心有了認識自己本性的大好機會。這也是我們所有的最後一次機會
第五要點:衡量成果
佛法包括佛陀所說的一切法教,及諸大師為佛法教所作的注解。他們之所以要如是教導我們,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和所有其他眾生除去障礙。效果如何,全看我們能把我見和自私的反應除去多少。有我之妄想減少,即是我們獲益,也就是我們修對了方向。修行若不能減少我見,那就是修錯了。因此,我們必須經常自省,確保沒有白修。當然,我們多少都有些自私,但無論自私的程度如何,都應因修法而逐漸降低才對。
一種頗為簡易的自省方法是問自己:「假如我今夜命終,內心是否充滿遺憾?」為了失此寶貴人身而感到遺憾,這是人之常情,但即使曾經犯錯,我們仍然可有已盡全力的感覺,致能懷此自信而死。如若自忖屆時不能確信自己已盡全力,我們就必須從現在起,盡己之能去了解和修持身、語、意;把所知用於日常生活以改進生活方式,並依上師的教導修習禪觀。能如此做,即能因生活充實而有美好的信心,覺得:「若能再活百年,我的成就將是多麼多麼大,似可填滿大海。然若因故今夜命終,我也死而無憾。」如是思惟,我們就能成為自己生活情況的見證人。
當我們真的遇到惡緣或覺得惡緣於自心生起時,我們可先把這種情況凍結起來,然後再用相對與究竟菩提心予以轉化。這樣,就沒有真能困擾我們的東西了。事情還會出錯,我們也仍然趨吉避凶,但我們已不太介意,只覺得怎麼都舒服、什麼都可行,事情順利時舒服,事情不順時也舒服。惡事發生了,好哇!沒有惡事,怎修忍辱?如是一來,一切是善非惡,此即所謂「大喜」,能令我們無時不周旋於喜樂之中。這就像善於騎馬的人,當烈馬亂跳時,他非但不會摔下來,反而會驕傲的欣賞自己高超的騎術;當馬柔順時,他就舒舒服服的騎。一切順利,我們會覺得舒服;環境不順,我們也能覺得舒服。
有兩件事對我們的行為極端重要,那就是威儀和自尊。威儀是指在他人面前行動合宜,絕不做可恥之事,永遠要盡可能做清淨利他之事。只有威儀而無自尊,可能非常危險。只把表面做好,內心仍會藏垢納污,就像華麗的水晶寶瓶之中盛著腐物一樣。我們需要自尊,有了自尊,我們才能保持內心的清淨,好像其中的一切皆能為他人所見;有了自尊,我們的行動和動機才會發自內心,而不是只有一塵不染的外表,用以騙取不明內情者的信任。若要具有威儀,我們須對當眾所犯之過有困窘感;若要具有自尊,我們須對自己的缺點有羞恥心。有了威儀和自尊,我們就很完全。此二者的表現,在衡量我們進步的程度方面,是我們今生、死刻及未來的評價指標。
我們悉皆無常,不能免死。死時變化甚大,所失亦多,此時,今生志業中斷,我們就像失業的人尋找工作時一樣,所具證明本身技能和教育的資歷極其重要。威儀和自尊是我們所積之業的證據,二者合宜,即能令我們死得安心。這一點很容易了解,同時也是表示修心成功的指標之一(即使並非圓滿),亦即外在的指標。
修心的圓滿成果是深悟,但這並不是說已到了能隨心所欲的地步,而是說已能自動應付任何情況,能充分受順境之益,也能不為逆境所轉。境順,不再有生起我慢之虞;境逆,不因之而浪費時空。這是修心真正的成就,隨時都可上為轉輪聖王,下為最窮之人。無論何時何處,不驕、不餒,亦不違善。
即使我們的「見」比天高,所行仍須細如粉末:細得無微不至,堪當一切,縱然不大關懷自己的成就,也要為利益他人而如此。
第六要點:修心的誓約
修心也暗合著某種行為方式:有些事該做,有些事不該做。總括起來,有三原則:(一)實修無偽,(二)依理而行,(三)離門戶見。
(一)實修無偽
我們很容易基於自己已誤入歧途的信心而產生一種態度,那就是覺得既已修心,又屬大乘,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所謂,因為最重要的是心。單就某一方面而言,這種態度當然沒錯,但很容易變質而產生不良的後果。即使是極其偉大之人,也難永保誠心行事。除了誠心行事外,我們不可忘記自己所為對他人的影響。例如,有時我們說的可能是真心話,對自己來說是極有意義的話,但是未曾想到這些實語會對聽者實際上造成何種印象。或者,身為比丘,而(為了舒適)愛穿俗裝。你的內心雖仍想為僧,但他人卻會依你的外表來判斷你。因此,儘管你內在的行為如僧,還是有不對之處。所以,無論舒服與否,一旦為僧,就必須在身、語、意上全都依僧規而行,不管別人怎麼說
不過,當我們修心和修頗為高深的大乘法時,可能會產生一種心態,覺得:「我之所行,出自真心,別人怎麼說或怎麼想都無所謂。」這種心態,非常危險。我們所發的誓願,是要為一切眾生帶來相對與究竟的利益。我們不應因我慢或過分自信而違誓。我們不可對所謂「真心」過於信任。隨時注意自己在身、語、意方面的每一行動,竭盡所能做得完善,乃是極關緊要之事。
(二)依理而行
此第二原則隨第一原則而來。修心不能過火:我們不可任性。修到某一程度,有時我們會想要任性,想要為所欲為,不顧人言,不顧己譽。如果我們能放下一切俗務,像密勒日巴那樣勤修禪觀,直至證悟,那麼我們就能在獲得證悟時忘卻世俗,惡衣惡食,一心專修,不管別人對我們有何想法。但是於此之前,若只依衝動而行,那就錯了,那就完全成了走火入魔。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依自己的立場、身分、環境、教育和職業,素位而行,善用清淨身、語,令人感到愉快:凡事合情合理,令人樂於接受。不錯,內心如何最為重要,但外表也很重要,因為我們既生於世,行為就應合乎世法。
(三)離門戶見
我們的虔敬和悲心不應偏頗。當我們生起或培養虔敬之時,對象是師父、法師、佛陀、佛法、傳承等等。但是,雖有這些為虔敬的主要對象,我們仍應保持開闊的胸襟,接受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佛教的宗派眾多,單是西藏一地就曾有過九大宗派,後減為四,四大宗派之一的噶舉巴,本身即分十四小派。我們修某一宗派之道,依次修一貫之法。當我們在所修的那一造上前進時,我們不要忘記其他宗派與我們的宗派並無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良好的根、道、果,分別屬於小乘、大乘和金剛乘的修行。我們雖擇一而修,然須尊重所有其他宗派,因為門戶之見太壞了。我們須無門戶之見,但這並不是說要把各宗各派混在一起,什麼都修:那是行不通的。我們必須擇一而修,貫徹始終,同時要對其他宗派,一直保持著尊敬與合理的態度。這是很容易的做法。
其他宗教也值得尊敬,我們不該說它們的壞話。每一種其他宗教都自成一道,從頭至尾,完整無缺,並且它們不是少數人的宗教,而是擁有成百萬的信徒。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回教等偉大的宗教,都曾使其信徒獲得很大的利益和成果。討厭其他宗教或參與其他宗教,俱無意義;人生短暫,無暇修學所有宗教,若要求全,結果將只是浪費時間而已。修一種就夠了;不過,雖修一道,對其他諸道亦應尊敬。
修行悲心也應有開闊的胸襟。悲憫他人不難:我們每天在電視上和報紙上都看到和讀到很多有關謀殺和意外事件等的新聞,這些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苦難,會經常引起我們的悲心。不過,悲心所及應遠不止此。畜生一直為我們所食,更不用說還為我們所役。畜生像我們一樣有心,我們也須同情它們;對天神、阿修羅、餓鬼和地獄眾生,亦復如是。有很多生命,是我們看不見、摸不到的。根據業因果報,心藉四大,主要是其中的水與地,造出各種各樣之身。我們的悲心能攝所有六道眾生。而且,究極的悲心廣及一切為「我」所支配者,這些都是我們利益的對象。由此看來,修心即是修那無偏狹的虔敬與悲心。
以上所說,也可從下列九個方面來講:
(一)堅守正道
我們不要只對新的和迷人的事物感興趣。無論那一種修心之法,一旦開始信,就要修到底,不能因厭倦故半途而廢。淺嘗即止,不會有多大好處。
(二)虛懷若谷
有了任何好的成就,都要密而不宣。此即固守意義深遠而非只顧表面的善行之道,也是於他人稱許我們的善行時,避免生起我慢的方法。
(三)永不責他
誰都會犯錯,或多或少,總難避免。這並不是因為萬物之性本惡,而是因為或多或少受了無明的影響,以及做了「我」的奴隸。為「我」之奴的成分越大,不善之行就越多。不過,即使極惡眾生,內心深處也有些善,並非如旁觀者在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老是想要為惡。我們對待一切眾生,應以幫助他們為出發點。說他人壞話,絕不應該:損他人名譽,犯大過惡。我們要謹防身、語、意業,常懷悲憫與諒解,不管看到他人在做多麼愚蠢、污穢或怪異 之事。
(四)無所期求
儘管我們的一般動機是願得證悟以利眾生,我們也不必時時算計每一行動,心想:「我做這個是為了要獲得那個短期或長期的成果。」我們應一心修施受法,或任何一種修心法,而不要有所期求。
(五)不戀俗務
我們不能不謀生,不能不照顧那些依賴我們照顧的事務;但我們絕不可於此戀著,致令自私之心增長。
(六)有怨不報
即使有人對不起我們,我們也不應隨萌生的報復心而轉。所謂報復心即是對彼懷邪惡的敵意。既修願菩提心,又屬大乘,我們必須放棄身、語、意任何一方面的報復。
(七)在劫安受
有些逆境是無法避免的。當此種逆境出現時,我們必須接受,不可往他人身上推。有非做不可之難事時,我們應視其為己任,若因自己不願承擔而令他人受苦,即是不善。
(八)全心承逆
我們要無私而行,不要在心中搞花樣,例如心裡想著:現在接受最壞的職務,以後就會得到最好的職務。
(九)遠離我慢
修心時所修的是非常基本和簡單的事;修心地以發悲心。我們若因修心而感到驕傲,感到比別人強,那麼我們的修心之中就隱藏著「我」的勢力,而「我」的勢力必須盡可能予以減少。
修心法的這一部分通常有十五點,為求簡明,我們在此將其歸納為上述九項。
第七要點:修心的箴言
此段通常含有多方面的忠告,開示正確的修心方法,為方便故,我們把這些忠告歸納為下列幾個要項:
(一)三難
(l)遇障礙時,我們必須了解障礙,這一點相當困難。所謂了解障礙,意即要能知有三毒及其影響力,此須具有初覺才成。
(2)知有三毒後,必須遠離三毒。
(3)只是遠離三毒還不夠,必須永斷三毒。換言之,我們必須知毒、治毒,並且下定決心斷然去毒。
(二)須常發展的三個主要條件
(l)欲得正果,須行正道。因此,我們需要正確的指導(可信賴之上師的指導)
(2)我們自己的洞察力和領悟力必須夠強。
(3)我們也須有順緣始能助成上述條件。
以上三個主要條件,有些人有,有些人無。我們若幸而有之,就應盡量善加利用。我們若無,這並不表示我們有毛病,而只是說我們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在沒有這三個
主要條件時,我們無法憑空把它們製造出來。
(三)永不可損壞的三個主要因素
(l)對修心之法,永懷恭敬與虔誠。
(2)以大喜悅和信心運用修心大法。
(3)經常注意內在的動機與外在的行為。
(四)修心之行應常隨伴
(1)我們之身——一諸行之源。
(2)我們之語——一表達之源。
(3)我們之意——一造諸念者。
(五)舍六歧途、取六正道
第一歧途系指錯誤的忍辱和精進。因無明故,為善難,為惡易。例如,蓋一所房子,需要很多時間、金錢和勞力,而只要幾分鐘就能把它毀掉。浮生若是,我們不能不以相當的耐心去接受,有時還需堅忍,始克完成日常生活中頗不足道的俗願。由於仍為我執之奴,我們通常所有的忍辱力或精進力都是供俗務所需,只能增進輪迥,故為錯誤的忍辱和精進。面對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很快就生厭倦。在捨棄因錯誤的精進或忍辱而不斷引起的瑣事時,我們還要重整此二種力,將其導向較高的目標。
第二是捨棄不正的心願。雖然我們大都因有幸運之業而自然傾向正法等等,但世間也有很多人以相對的快樂與光榮為其主要的追求目標。我們必須停止追求今生所謂的「大事」, 而將注意力轉向那超越相對世間所有苦樂的大樂,以及那與證悟合一的大樂。正願是希望或祈求得此大樂。
第三是捨棄我們常有的那種相對的「錯誤品味」,而要發展究竟的品味。這樣就可減少我們精力的浪費。
第四是捨棄錯誤的悲心。我們當然要有悲心,但有時我們的悲心誤發,以致對那些也在發展悲心的瑜伽行者產生過分的憐憫。他們遭受那麼多的苦難---太多的苦難---我們因而為他們難過,但不為那些折磨他們的人難過。通常我們都有這種傾向。譬如,若有非常殘酷、有力、自私之人在虐待弱小,我們對被虐待者所產生的悲心自然會遠較對虐待人者為大。我們應同情受苦者,但更應同情令其受苦者,原因就在於造惡業必受惡報之業性。
第五是捨棄錯誤的努力。我們佛法中人,對諸法實相稍有了解;我們不要過分以此為傲,而要盡量予以增加。我們都想要自己的親友獲得最好的,但不該以在根本上會增加他們不善之業的方式為他們而努力。譬如,有時我們會看到為人父母者,像所有父母那樣,想要讓子女事事出人頭地,但因本身的無知,反而使得子女的生活更糟。我們不應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只應在走上正路方面幫助我們想要幫助的人,否則我們根本不是幫他們的忙。所以我們在教育子女時,要以使他們成為最明智、最善良的人為目標。此點不必多說,聰敏者一看即知。
第六是捨棄錯誤的喜樂。如果有人快樂,即使是我們的敵人快樂,我們也應隨喜。毛澤東為西藏帶來極大的災難;多種罪惡都因他而持續不斷。在他死的時候,很多西藏人為此慶祝、野宴、狂歡。這極要不得!佛教徒不該這麼做。我們佛教徒所應特別感到高興的事,乃是有人於悟道方面真能深入。
以上的箴言,都是直接取自開示修心的經典。下面還有一些原則,也極有助於我們了解人生和人生的意義:
(一)在修任何一法之前,先要澄清對該法的所有疑惑。
(二)疑惑盡除後,要勤修不懈,無須一天修二十四個小時,但無論何事發生,都要念茲在茲,即使是閑躺著也要如此。如是住念於法義才是真正的精進。
(三)做任何事都不可隨便:先要考慮,弄清事實。弄清之後,著手去做,誓必完成。先做之事先予完成,後做之事後予完成。
(四)時時留心修持身、語、意。迄今,「我」一直為王,奴役著你,老是把你引入歧途。從今日起,你要轉「我」為善王;即使你不能不為其奴,至少也要善用所處之境,令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獲益。修持身、語、意的方法很多;首先,在身、語、意方面不可粗暴,同時要修所有和平之道。其次,不可非法謀生:食、衣、名聲都要取之有道。若有二人同樣在吃麵包,一個人的麵包是用為世界和平組織工作,或做清潔工等任何正當的工作,所賺之 錢買的;另一個人的麵包是用做屠戶所賺之錢買的,則前者之錢淨,後者之錢不淨。復次,在公共場合,身、語、意都要隨時檢點;私下裡,要常檢點心意。在公共場合,身、語不善會造惡業:獨自居家,出言不善,關係還不太大,最須檢點的是心意。總之,永遠要遠離十惡,堅持十善。
再有就是關於不斷發展悲心的忠告,尤其是下列幾項。
(一)要以慈母愛其獨子和獨子愛其慈母的心情對待一切眾生。這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是籍著逐步加強施受觀想之力即可辦到。觀想施藥者與受苦者只「我」一人,而得此觀想之益者則是宇宙間所有眾生。他們既然比「我」多這麼多,故凡「我」能行的利他之施,應盡施與。這是說將我們的樂及樂因施與一切眾生。
(二)逆境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逆境令我們了解輪迴之苦;無此了解,我們將永為輪迥之奴。我們今生所受之苦,並非懲罰。因受苦故,苦因即消,而且所受之苦更可加以利用,使其具有正面的價值。不可浪費時間,不可錯過這種機會。我們可視苦為證悟之道的一部分,不可因受苦而感到沮喪和不快。
最後,我們還要時時保持施樂受苦的態度,無論晝夜,無論醒睡。有了這種態度,老是盡己之能,既無恐懼亦不自憐,那麼縱然此刻就得死,我們也不會感到害怕或不知所措。我現在要把證悟者的七寶提出來作為修心之法的結尾。一般世間的財富,即使是帝王的財富,頂多也只能享受一生。快樂的時光與幸福不能跨進死亡的門檻--- 死者連一個僕人、一粒米也帶不走。唯一能伴隨死者的是其心態。證悟者的七寶是:
(一) 對自己的動機和獻身的目標有信心。
(二) 行為純正。
(三) 功德迥向。
(四) 積聚明確、全面的知解。
(五) 因有正當的羞恥心而自尊。
(六) 因有正常的困窘感而自重。
(七) 能悟究極真諦的智慧。
此七種無價之寶乃如法修心之所積。
我確信,從已知和所學中,我們都將獲得大益。或許我們中間有些人,今生此刻即已因了知真諦而有了自信。如果現在沒有,總有一天會有。我們不要再恐懼和自憐了
有四事能幫助我們修相對的菩提心與究竟的菩提心:
(一)積聚福智。
(二)淨化苦因、苦之本身及障礙。
(三)感激橫逆之因。
(四)供養及讚嘆護法。
(一)積聚福智
「積聚」是指發展樂因和創造成覺之順緣,同時也是淨化的重要支柱。我們都喜歡快樂,厭惡痛苦。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也就因此而有了正負善惡的觀念。「積聚」的意思是積善。不斷積善去惡是唯一除苦之道。如此積聚即是快樂的直接之因,但不是證悟的直接之因,因為快樂並非證悟。樂因苦而有;苦是樂之反。積善可除與樂相對之苦,使甚深獨立之樂的證得,遠較不積善時為容易。去惡之後,留下善果,此善果又構成證悟方面的障礙,它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障礙。以種子的成長為例,即可說明此點。種子絕不可能獨自成長結果。種子需要泥土來培植,並須有適當的濕度和溫度。土、水和熱是有利的障礙,能令種子開花結果,充分成長。同樣的,我們先造有利的障礙,以除粗劣、痛苦、不利的障礙。然後我們就可輕鬆的除去有利的障礙,獲得圓滿證悟之益,能除有利的障礙者是智慧。
這不只是一種想法,而是一種做法,是我們必須遵行之道。一切有關善與不善、善業與惡業,以及積聚福德資糧的法教,都出自此道。我若問人:「你想要快樂嗎?」他當然會答:「想要。」每一個人都喜歡那種一切順利的感覺,那是一種快樂美好的感覺。但是,你若問他是否真知快樂之因,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得不很清楚、不很確實。揚善的法教即是除此昏昧之光。對於這些法教,有人當下領悟,有人甚表懷疑。不過,一般而言,修德之善行看來十分合理,會為大多數的人所採用。但我們必須了解,真正的積德並不只是行善,而是了知善行和誠心去做;否則,沒有了解和誠心,所謂積德就只成了另一個夢,一個在發展善德方面並無特殊效果的夢。
在積德方面,主要的外在重點有三:
(一)佛、法、僧是積聚虔誠之德或信德的重點。
(二)六道受苦的眾生,無論看得見與看不見,都是我們積聚悲德的重點。
(三)我們的恩人,或善心人士,都是我們積德與恭 敬的重點,其中包括我們的父母、朋友、幫助 過我們的人,以及本國或全球的善心人士。
修信德的方法是對三寶虔誠禮拜、供養和祈禱,也可用製作莊嚴的金佛像或供佛之燈等方式將我們的技能和財富轉化為虔誠的信心。不過,修信德的最佳之道是獻曼達 ,因為以清淨心獻曼達等於是獻上了整個的宇宙。這是密續的真髓,是獲得輝煌成就的至簡方法。此一確能令獻曼達的價值猶如獻上整個宇宙的清淨心,即是菩提心,也就是大乘道的力量所在。
有關信德的最後一點是,不管你採取何種看法,對三寶或佛性要完全信任。這在開始時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們可籍下列意義深長的想法而發展出完全的信任:
平安,即究竟真諦,超樂之至樂。
為達此目的,我獻身語意,求證無上覺。
一作如是想時,我們就能懷下列之念接受疾病:
我若生疾病,願我病利他。若我之存活,
能有利於他,則願我再活。若我必須死,
死亦我所願。
這就是說要對所修之法有大信心,相信所修之法無不適用。
(二)淨 化
從上述可以看出,不僅有須除之苦,也有須除之樂,即障礙深悟和至樂的相對之樂。此淨化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是除去苦因,亦即惡業。我們必須確信苦非無因而有。一切痛苦都是惡因之果,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不再造任何未來的痛苦之因。我們沒有人喜歡受苦,但我們不應與苦作戰,而應從苦因下手。
我們怎樣才能淨化已造而未現的苦因,淨化潛伏在我們之內可能於未來成熟結果的苦種呢?主要的方法是誠心深自懺悔以前所犯之過。這樣做本來就夠了,但佛經中還教我們四種主要的淨化之力。
惡業,就連殺人等極惡之業,也本具一種善性。此一善性為何?即潛在的淨化之力。善用經中所說四種淨化之力,即可淨化任何罪過或惡業,並消除其後果。此四種力是:捨棄之力、遠離之力、信賴之力和對治之力。
捨棄之力是深惡所犯之過,知其不善而認罪。我們必須感到自己過去所做確是壞事,不是好事。遠離之力是更進一步,痛絕惡行,永不再犯。知過必改,即使須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痛絕,深惡就不圓滿,因為只有當我們有永不再犯之念時,才算是確知己過實為惡行。
信賴之力支持和加持我們的懺悔和改過的決心。「信賴」是信任真諦,成就於皈依和發菩提心。籍著皈依真諦佛),皈依能證得真諦之道(法)和皈依能助我們證得真諦之友(僧),並藉將此皈依發展為菩提心(願自得證悟以便充分利他),我們即可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礎。於此基礎之上,我們的懺悔和改過的決心就能深具意義而有力
對治之力是以證悟空性來支持上述三力,了知一切善惡之業都只是相對的現象,究竟無實;了知在相對的世間,相對的業因會產生相對的業果。對空性的了知,以及金剛乘的明咒和觀想,皆為對治以幻為實的妙方、妙藥。例如,當我們觀想金剛薩埵,藉涌流之甘露(或其他觀想中的光)而得淨化時,其實並非真有具淨化力的甘露或光。根本沒有!觀想的修法是一種能行淨化的善巧方便,若真有甘露自佛流出,我們早就已得淨化了,因為無量劫來一 直有佛,早就該有淨化之力降臨眾生、消滅輪迴了。諸佛不能把自心的清淨或智慧放入眾生之心:諸佛也不能把眾生之苦一肩承當。諸佛所能做的是開示我們正道,幫助我們圓證佛性以除苦及苦因。
此四力在消除較為善良的障礙方面也同樣有效,但須加上般若波羅蜜。其意為何?意即欲得淨化,非超越一切有二之見不可。
(三)感 激
本節和下一節的內容包括對傷害我們的人表示感激,以及為降伏阻力所獻之供。「阻力」(Negative Forces)一詞並不單指惡勢力,而是偏指任何能傷害我們或造成逆緣的人或事物。為何說是「逆緣」呢?當有人打我們時,我們覺得痛苦,打我們的人所造成的就是令這一連串事件生起的逆緣,而其根因則是我們本身之業,此業遇緣成熟。我們對諸製造逆緣者的禱告和獻供,表示出我們感激他們協助我們修行,這種感激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當道緣來時,反抗逆緣是無用的;我們必須了解逆緣。了解之後,我們就會感激逆緣的到來,但我們同時祈求道緣至此了結,不再生起,因為逆緣雖然有用,畢竟還是一種障礙。
第二階段與「我」及看不見的力量所起之障有關,而非與當前令人沮喪的生活環境有關。無始以來,所有的苦及苦因皆「我」所造,亦即因作有「我」之想而有。「我」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也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前者是因「我」為諸苦之源,後者是因「我」能令我們走上成佛之道。在此階段,我們感激「我」起之障,因有此障為著力之處,才使得我們的修道更快速、更有效。
當一切都進行得太順利時,就會有精神懈怠的危險。此時,「我」起之障可作為非常有用的觸媒劑,促使我們更靈敏、更警覺、更精進。任何機會,只要能加強我們的修行,都是我們所須尋求的。
本節有一種修法,專門用來對付地方神祗在我們修觀或閉關時所製造的騷擾。眾生之數遠超過可見之人或動物;這些不可見的眾生有心,然而沒有能與我們溝通的那種身體。當此類眾生作怪之時,我們就獻給他們一種象徵性的小供養,藏名朵瑪(由麥粉和牛油所製成的食子)獻此供時,我們所說的話大意是:「謝謝各位,非常感謝各位所帶來的騷擾,因為這種騷擾有助於我的了解,讓我知道自己所熟悉的色、聲範圍之外,尚有其他事物,因而使我更能接近如實之相。所以我要感謝各位,但請不要再來騷擾。」
(四)供養及讚嘆護法
護法保護修成覺之道者,令其於修道時不為障礙所阻。因此,我們都有權享受護法的保護。若要得此權益,我們必須祈求護法給予我們在修道、證悟、利生方面所需的一切協助。其他之事,護法絕不會管。諸護法的實質是修行者自己所有的那種受悲力加持的信心與信賴。在相對的世間,有曾是極惡、極具權勢而為佛陀及蓮華生大師所度化的眾生。如今他們依誓為修法者盡力。我們所應做的是求其協助我們達到正當目的,並向其獻上特殊供養。這些護法都是世間的護法。此外還有瑪哈嘎拉等非世間的護法,以多種形相顯現,如智瑪哈嘎拉、行瑪哈嘎拉、以及俗瑪哈嘎拉,就像我們對法、報、化三身所作的分類一樣。我們供養他們,懇求他們在相對的層面上協助我們,同時我們對內心究竟的層面修不可動搖的信仰和虔誠,以及對一切眾生修究竟的無量大悲。這些都是在修心階段所用之法,名為逆緣入道法。每當我們有了困難或生病時,我們當然要盡量設法解決問題。我們不必故意意事找麻煩。此一法教的要點是,我們應致力於了解我們所要除去者的起因,了解它為何發生。境遇好時,我們也要求解,不要只顧享樂;我們要隨時準備做轉輪聖王或最貧苦的眾生。有此了解,我們就能屈能伸,可高可低,一律安然接受,毫無困難,這才真正是把逆緣當作道的一部分。
第四要點:轉生活為修行
一切修心法教的精髓是以五力修行。
(一)願 力
此處之「願」,在藏文經典中意即「投擲」或「發射」。一開始發菩提心時,我們是把自己的心願投向獲得究竟證悟和利益一切眾生的目標上。一開始發射或衝刺就不斷的繼續下去,直到實際獲得究竟證悟和利益一切眾生為止。
(二)慣於修行之力
列為第一的願力,藉修相對菩提心與究竟菩提心而實現。此二菩提心要穩定的、精進的以信心來修,而修行時間的不斷增長即第二力。
(三)潛能之力
潛能,或謂種子,是屬佛性的潛能。此種潛能我們都有,其力藉甦醒之善緣而活,所謂善緣即是福智二資糧。
(四)淨化與捨棄之力
自無始至今,從今直到獲得證悟,所有已生、未生之障礙,究其起因,皆源於「我」。「我」念念相續,依緣起法,不斷再現。令「我」存活之緣,是為惡緣。從初得此解之時開始,直到洞悉「我」之本質為止,其間我們還不能不自利,但須是善性的自利。願自己能得解脫以便協助眾生,即是善性的自利;只求自樂,全不顧他,則是惡性的自利。因此,我們首先要除去惡性的自利,然後再除去善性的自利。逐步如是前進,極有必要。
(五)祈禱之力
祈禱之力,主要是指那能將我們所成就之善全部獻出來與一切眾生分享的力量。此第五力與列為第一的願力相似,都是致力於普遍之善。運用此力,也能令我們產生對惡緣的正確態度。在禱告中,我們祈求自己能面對惡緣,將其轉化為善緣或有利之緣;能了解惡緣:能感激惡緣的來臨。
上述五力指示我們如何把修心之法納入生活之中。以此五力為基本原則,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況都能轉為有益。
有關修心的經典中說,吽(HUNG)字特別重要,並且說有五力為助的修吽之法,是極其圓滿的修法。修行的每一階段,無論是小乘、大乘或金剛乘,都永遠需此五力。例如,修金剛乘時,我們先要皈依和發菩提心,這就是第一力。第二力是實際觀想和細部修行,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第三力與修儀軌時所做獻供等事有關。第四力是修畢時的觀想化人無我之境,這通常是指觀想自己化光,收入自心所觀想之本尊身中,再與本尊合一之觀想。第五力是結尾的回向。此五力對大乘(如上所述)和小乘同樣適用,只是在願力方面有異而已。小乘最初發心是自得涅?。其餘四力之性即以此願力為本。我之所以要把吽字提出來,乃因其為一切之本質,一切之核心。於吽字中,含有各種禪觀和善巧方便。
此五力也適用於命終之時。沒有人喜歡念死或談死,但死是我們都免不了的。當業果成熟死亡來臨時,我們就必須接受死亡,充分利用這個機會。死不是懲罰。死說來就來,死時身心分離,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語言和感覺都告終結。死者若不知死,死將是一件非常可怕之事,因為他無法了解當時所發生的各種現象:然若知死,則死即可成為一個得見佛性和獲致寶貴成果的大好機會。
怎樣才能善加利用這個機會呢?根據大乘,正確的遷識法要憑藉以下五種力量。
(一)潛能之力
潛能之力令心解脫所有過去關懷的俗事仍物。一般人在死時所遭遇的主要障礙,其起因都是由於關懷過去的財富、自身、朋友、家庭等等,包括名聲、教育、權勢,以及各種各樣的事物。一旦確知死亡即將來臨,我們就必須擺脫所有這些俗事俗物,把我們積聚的資產散盡,給子女、給宗教機構、給貧苦之人,其實給誰都無所謂,只要能擺脫那些資產,不再為其所障就成。臨死之時,也是對他人傾訴一切的時候,以使心不留念。
然後,我們應力求了解死亡之性;了解死並非是我們獨有,而是人人皆有,很少有人能活過一百歲,就算活過一百歲,也仍舊不免一死。我們在死時的經驗,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驗,沒什麼不得了。死亡只不過是我們不再能生存於此色身之中,必須離開此身去接受另一個由今生之業所決定未來之身而已。對於來世之身,我們無力選擇,但我們可以籍著分析今生而對該身有所認識,因為來世之因形成於今生,就像今生如何決定於過去一樣。
對決定我們來世之業有所認識,會令我們深悔自己曾犯之過而誠心認錯。除深悟佛法者外,很少有人能誠心悔過。瀕死之際能令人有此誠心,因為過去所關懷的俗事俗物已不再有任何意義。即使你是擁有億萬大軍和原子彈的國王,雖集世間權勢於一身,時辰一到也得死,既無用武之地,也無用錢之處。臨終之言都是真心話,所以我們要在臨終之時發露懺悔今生和過去生中所犯的一切過惡,並要發誓永不再犯。從禮敬到迥向,如是修行七支祈禱文所說的各方面,可產生極大的效果。此為屬第一階段的潛能或種子之力,它構成我們臨終時堅強有力的背景。
(二)祈禱之力
此第二力首先來自七支祈禱,但其所強調的是禮敬諸佛菩薩和真諦,祈求來世,或於中陰身期,能證實相。這在中陰身的階段遠比在今生容易成就。例如,當我們在夢中知是夢境時,我們就可為所欲為。在夢中這麼做比在醒時要容易得多,因為夢中人生的虛幻面更為突出。死後,我們擺脫了固結的人生之夢,使得一切事物的彈性大為增加。
我們所須擺脫之夢,實際上只有一個,即「我」之夢。此外別無其他。我們一死,即不再有身,不受有形的限制,能知三世,亦有他心通。因已自人生之夢甦醒,故具智慧的多種品性。此即為何我們祈求能於中陰身期修相對菩提心與究竟菩提心。若祈禱之力夠強,即可如願。這就像當我們真想在某一刻醒過來以便去做某項重要工作的時候,我們即能藉此心力而辦到。臨終時,我們必將有更重要之事要做,所以我們要為中陰身的階段誠心祈禱。
(三)淨化之力
無始以來,我們所受之苦都是因「我」或自私而起。今之接近死亡,亦「我」所致。此身、此出生之境地、以及此死,其業因皆「我」所造。既為「我」所造、為「我」所支持,此身、此死等之受者亦為「我」。因此,我們應捨棄「我」,遠離「我」。
(四)心願之力
中陰身期,我們不受此身和今生的障礙,心得自在。這是心自行認識自己的大好機會,此即為何我們祈求能於中陰身這一適當時機心得證悟。
(五)習慣之力
習慣之力系指現在修行、以便未來能獲得牢固的成果 。我們應於健在時習慣於修心:等到死亡真的來臨時再修就晚了。我們必須立即開始。
以上所說是如何於臨終時利用大乘法的五力獲得良好的成果。在實行階段,在實際瀕臨死亡時,有些對我們有幫助的事,是我們可以做的,但不是非做不可。在這一方面,有關修心的經典中所講的,主要是臨終臥姿作般涅?狀。這不僅是因為佛圓寂時取此臥姿,也是因為身與心有密切的關係,尤其與氣(Prana)有關。氣貫全身,自受胎時就有,不限於血、肉或身體的某一部分,雖然在身體的某些地方此氣最盛。我們可以從開示身心關係的較高密續中,獲得有關氣的正解。
死時能善導此氣的身姿是向右側臥。右手托右頰,右手小指塞住右鼻孔,只用左鼻孔呼吸。呼氣時,我們將自己所有的樂及樂因、功德、財富、名聲、教育或其他善事,都作迥向,利益一切眾生。吸氣時,我們想像自己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不只是想,而要真有此意。如果不能採取上述臥姿,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心行才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
下一步是修究竟菩提心,意思就是要了悟輪迥與涅?,所有一切,都是法身或佛性所現;於究竟位,無生無死。生死就像睜眼閉眼一樣。我們對今生閉上眼睛,對來世睜開眼睛,閉眼睜眼之間則為中陰身的階段。如是了悟,即無怖畏。怖畏在人臨終時,會引發不善和怨恨的情緒,這些情緒令人非常痛苦,而且毫無用處。上述施樂受苦的修法,要一直修到死為止。若有修行此法的習慣,我們就能善用死亡。臨終時,我們令心專注其本性,令一切皆為心性所吸收,就像我們在修觀時把所有觀想都融入心性要並安於於心性之中,既不止念,也不隨念,只是任念來去,而心對其本性和本身仍能自知。這樣一來,死即成為觀修的一部分。起初觀修因有身障而稍嫌造作。身死使獲解脫之心有了認識自己本性的大好機會。這也是我們所有的最後一次機會
第五要點:衡量成果
佛法包括佛陀所說的一切法教,及諸大師為佛法教所作的注解。他們之所以要如是教導我們,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和所有其他眾生除去障礙。效果如何,全看我們能把我見和自私的反應除去多少。有我之妄想減少,即是我們獲益,也就是我們修對了方向。修行若不能減少我見,那就是修錯了。因此,我們必須經常自省,確保沒有白修。當然,我們多少都有些自私,但無論自私的程度如何,都應因修法而逐漸降低才對。
一種頗為簡易的自省方法是問自己:「假如我今夜命終,內心是否充滿遺憾?」為了失此寶貴人身而感到遺憾,這是人之常情,但即使曾經犯錯,我們仍然可有已盡全力的感覺,致能懷此自信而死。如若自忖屆時不能確信自己已盡全力,我們就必須從現在起,盡己之能去了解和修持身、語、意;把所知用於日常生活以改進生活方式,並依上師的教導修習禪觀。能如此做,即能因生活充實而有美好的信心,覺得:「若能再活百年,我的成就將是多麼多麼大,似可填滿大海。然若因故今夜命終,我也死而無憾。」如是思惟,我們就能成為自己生活情況的見證人。
當我們真的遇到惡緣或覺得惡緣於自心生起時,我們可先把這種情況凍結起來,然後再用相對與究竟菩提心予以轉化。這樣,就沒有真能困擾我們的東西了。事情還會出錯,我們也仍然趨吉避凶,但我們已不太介意,只覺得怎麼都舒服、什麼都可行,事情順利時舒服,事情不順時也舒服。惡事發生了,好哇!沒有惡事,怎修忍辱?如是一來,一切是善非惡,此即所謂「大喜」,能令我們無時不周旋於喜樂之中。這就像善於騎馬的人,當烈馬亂跳時,他非但不會摔下來,反而會驕傲的欣賞自己高超的騎術;當馬柔順時,他就舒舒服服的騎。一切順利,我們會覺得舒服;環境不順,我們也能覺得舒服。
有兩件事對我們的行為極端重要,那就是威儀和自尊。威儀是指在他人面前行動合宜,絕不做可恥之事,永遠要盡可能做清淨利他之事。只有威儀而無自尊,可能非常危險。只把表面做好,內心仍會藏垢納污,就像華麗的水晶寶瓶之中盛著腐物一樣。我們需要自尊,有了自尊,我們才能保持內心的清淨,好像其中的一切皆能為他人所見;有了自尊,我們的行動和動機才會發自內心,而不是只有一塵不染的外表,用以騙取不明內情者的信任。若要具有威儀,我們須對當眾所犯之過有困窘感;若要具有自尊,我們須對自己的缺點有羞恥心。有了威儀和自尊,我們就很完全。此二者的表現,在衡量我們進步的程度方面,是我們今生、死刻及未來的評價指標。
我們悉皆無常,不能免死。死時變化甚大,所失亦多,此時,今生志業中斷,我們就像失業的人尋找工作時一樣,所具證明本身技能和教育的資歷極其重要。威儀和自尊是我們所積之業的證據,二者合宜,即能令我們死得安心。這一點很容易了解,同時也是表示修心成功的指標之一(即使並非圓滿),亦即外在的指標。
修心的圓滿成果是深悟,但這並不是說已到了能隨心所欲的地步,而是說已能自動應付任何情況,能充分受順境之益,也能不為逆境所轉。境順,不再有生起我慢之虞;境逆,不因之而浪費時空。這是修心真正的成就,隨時都可上為轉輪聖王,下為最窮之人。無論何時何處,不驕、不餒,亦不違善。
即使我們的「見」比天高,所行仍須細如粉末:細得無微不至,堪當一切,縱然不大關懷自己的成就,也要為利益他人而如此。
第六要點:修心的誓約
修心也暗合著某種行為方式:有些事該做,有些事不該做。總括起來,有三原則:(一)實修無偽,(二)依理而行,(三)離門戶見。
(一)實修無偽
我們很容易基於自己已誤入歧途的信心而產生一種態度,那就是覺得既已修心,又屬大乘,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所謂,因為最重要的是心。單就某一方面而言,這種態度當然沒錯,但很容易變質而產生不良的後果。即使是極其偉大之人,也難永保誠心行事。除了誠心行事外,我們不可忘記自己所為對他人的影響。例如,有時我們說的可能是真心話,對自己來說是極有意義的話,但是未曾想到這些實語會對聽者實際上造成何種印象。或者,身為比丘,而(為了舒適)愛穿俗裝。你的內心雖仍想為僧,但他人卻會依你的外表來判斷你。因此,儘管你內在的行為如僧,還是有不對之處。所以,無論舒服與否,一旦為僧,就必須在身、語、意上全都依僧規而行,不管別人怎麼說
不過,當我們修心和修頗為高深的大乘法時,可能會產生一種心態,覺得:「我之所行,出自真心,別人怎麼說或怎麼想都無所謂。」這種心態,非常危險。我們所發的誓願,是要為一切眾生帶來相對與究竟的利益。我們不應因我慢或過分自信而違誓。我們不可對所謂「真心」過於信任。隨時注意自己在身、語、意方面的每一行動,竭盡所能做得完善,乃是極關緊要之事。
(二)依理而行
此第二原則隨第一原則而來。修心不能過火:我們不可任性。修到某一程度,有時我們會想要任性,想要為所欲為,不顧人言,不顧己譽。如果我們能放下一切俗務,像密勒日巴那樣勤修禪觀,直至證悟,那麼我們就能在獲得證悟時忘卻世俗,惡衣惡食,一心專修,不管別人對我們有何想法。但是於此之前,若只依衝動而行,那就錯了,那就完全成了走火入魔。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依自己的立場、身分、環境、教育和職業,素位而行,善用清淨身、語,令人感到愉快:凡事合情合理,令人樂於接受。不錯,內心如何最為重要,但外表也很重要,因為我們既生於世,行為就應合乎世法。
(三)離門戶見
我們的虔敬和悲心不應偏頗。當我們生起或培養虔敬之時,對象是師父、法師、佛陀、佛法、傳承等等。但是,雖有這些為虔敬的主要對象,我們仍應保持開闊的胸襟,接受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佛教的宗派眾多,單是西藏一地就曾有過九大宗派,後減為四,四大宗派之一的噶舉巴,本身即分十四小派。我們修某一宗派之道,依次修一貫之法。當我們在所修的那一造上前進時,我們不要忘記其他宗派與我們的宗派並無好壞之分。它們都有良好的根、道、果,分別屬於小乘、大乘和金剛乘的修行。我們雖擇一而修,然須尊重所有其他宗派,因為門戶之見太壞了。我們須無門戶之見,但這並不是說要把各宗各派混在一起,什麼都修:那是行不通的。我們必須擇一而修,貫徹始終,同時要對其他宗派,一直保持著尊敬與合理的態度。這是很容易的做法。
其他宗教也值得尊敬,我們不該說它們的壞話。每一種其他宗教都自成一道,從頭至尾,完整無缺,並且它們不是少數人的宗教,而是擁有成百萬的信徒。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回教等偉大的宗教,都曾使其信徒獲得很大的利益和成果。討厭其他宗教或參與其他宗教,俱無意義;人生短暫,無暇修學所有宗教,若要求全,結果將只是浪費時間而已。修一種就夠了;不過,雖修一道,對其他諸道亦應尊敬。
修行悲心也應有開闊的胸襟。悲憫他人不難:我們每天在電視上和報紙上都看到和讀到很多有關謀殺和意外事件等的新聞,這些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苦難,會經常引起我們的悲心。不過,悲心所及應遠不止此。畜生一直為我們所食,更不用說還為我們所役。畜生像我們一樣有心,我們也須同情它們;對天神、阿修羅、餓鬼和地獄眾生,亦復如是。有很多生命,是我們看不見、摸不到的。根據業因果報,心藉四大,主要是其中的水與地,造出各種各樣之身。我們的悲心能攝所有六道眾生。而且,究極的悲心廣及一切為「我」所支配者,這些都是我們利益的對象。由此看來,修心即是修那無偏狹的虔敬與悲心。
以上所說,也可從下列九個方面來講:
(一)堅守正道
我們不要只對新的和迷人的事物感興趣。無論那一種修心之法,一旦開始信,就要修到底,不能因厭倦故半途而廢。淺嘗即止,不會有多大好處。
(二)虛懷若谷
有了任何好的成就,都要密而不宣。此即固守意義深遠而非只顧表面的善行之道,也是於他人稱許我們的善行時,避免生起我慢的方法。
(三)永不責他
誰都會犯錯,或多或少,總難避免。這並不是因為萬物之性本惡,而是因為或多或少受了無明的影響,以及做了「我」的奴隸。為「我」之奴的成分越大,不善之行就越多。不過,即使極惡眾生,內心深處也有些善,並非如旁觀者在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老是想要為惡。我們對待一切眾生,應以幫助他們為出發點。說他人壞話,絕不應該:損他人名譽,犯大過惡。我們要謹防身、語、意業,常懷悲憫與諒解,不管看到他人在做多麼愚蠢、污穢或怪異 之事。
(四)無所期求
儘管我們的一般動機是願得證悟以利眾生,我們也不必時時算計每一行動,心想:「我做這個是為了要獲得那個短期或長期的成果。」我們應一心修施受法,或任何一種修心法,而不要有所期求。
(五)不戀俗務
我們不能不謀生,不能不照顧那些依賴我們照顧的事務;但我們絕不可於此戀著,致令自私之心增長。
(六)有怨不報
即使有人對不起我們,我們也不應隨萌生的報復心而轉。所謂報復心即是對彼懷邪惡的敵意。既修願菩提心,又屬大乘,我們必須放棄身、語、意任何一方面的報復。
(七)在劫安受
有些逆境是無法避免的。當此種逆境出現時,我們必須接受,不可往他人身上推。有非做不可之難事時,我們應視其為己任,若因自己不願承擔而令他人受苦,即是不善。
(八)全心承逆
我們要無私而行,不要在心中搞花樣,例如心裡想著:現在接受最壞的職務,以後就會得到最好的職務。
(九)遠離我慢
修心時所修的是非常基本和簡單的事;修心地以發悲心。我們若因修心而感到驕傲,感到比別人強,那麼我們的修心之中就隱藏著「我」的勢力,而「我」的勢力必須盡可能予以減少。
修心法的這一部分通常有十五點,為求簡明,我們在此將其歸納為上述九項。
第七要點:修心的箴言
此段通常含有多方面的忠告,開示正確的修心方法,為方便故,我們把這些忠告歸納為下列幾個要項:
(一)三難
(l)遇障礙時,我們必須了解障礙,這一點相當困難。所謂了解障礙,意即要能知有三毒及其影響力,此須具有初覺才成。
(2)知有三毒後,必須遠離三毒。
(3)只是遠離三毒還不夠,必須永斷三毒。換言之,我們必須知毒、治毒,並且下定決心斷然去毒。
(二)須常發展的三個主要條件
(l)欲得正果,須行正道。因此,我們需要正確的指導(可信賴之上師的指導)
(2)我們自己的洞察力和領悟力必須夠強。
(3)我們也須有順緣始能助成上述條件。
以上三個主要條件,有些人有,有些人無。我們若幸而有之,就應盡量善加利用。我們若無,這並不表示我們有毛病,而只是說我們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在沒有這三個
主要條件時,我們無法憑空把它們製造出來。
(三)永不可損壞的三個主要因素
(l)對修心之法,永懷恭敬與虔誠。
(2)以大喜悅和信心運用修心大法。
(3)經常注意內在的動機與外在的行為。
(四)修心之行應常隨伴
(1)我們之身——一諸行之源。
(2)我們之語——一表達之源。
(3)我們之意——一造諸念者。
(五)舍六歧途、取六正道
第一歧途系指錯誤的忍辱和精進。因無明故,為善難,為惡易。例如,蓋一所房子,需要很多時間、金錢和勞力,而只要幾分鐘就能把它毀掉。浮生若是,我們不能不以相當的耐心去接受,有時還需堅忍,始克完成日常生活中頗不足道的俗願。由於仍為我執之奴,我們通常所有的忍辱力或精進力都是供俗務所需,只能增進輪迥,故為錯誤的忍辱和精進。面對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很快就生厭倦。在捨棄因錯誤的精進或忍辱而不斷引起的瑣事時,我們還要重整此二種力,將其導向較高的目標。
第二是捨棄不正的心願。雖然我們大都因有幸運之業而自然傾向正法等等,但世間也有很多人以相對的快樂與光榮為其主要的追求目標。我們必須停止追求今生所謂的「大事」, 而將注意力轉向那超越相對世間所有苦樂的大樂,以及那與證悟合一的大樂。正願是希望或祈求得此大樂。
第三是捨棄我們常有的那種相對的「錯誤品味」,而要發展究竟的品味。這樣就可減少我們精力的浪費。
第四是捨棄錯誤的悲心。我們當然要有悲心,但有時我們的悲心誤發,以致對那些也在發展悲心的瑜伽行者產生過分的憐憫。他們遭受那麼多的苦難---太多的苦難---我們因而為他們難過,但不為那些折磨他們的人難過。通常我們都有這種傾向。譬如,若有非常殘酷、有力、自私之人在虐待弱小,我們對被虐待者所產生的悲心自然會遠較對虐待人者為大。我們應同情受苦者,但更應同情令其受苦者,原因就在於造惡業必受惡報之業性。
第五是捨棄錯誤的努力。我們佛法中人,對諸法實相稍有了解;我們不要過分以此為傲,而要盡量予以增加。我們都想要自己的親友獲得最好的,但不該以在根本上會增加他們不善之業的方式為他們而努力。譬如,有時我們會看到為人父母者,像所有父母那樣,想要讓子女事事出人頭地,但因本身的無知,反而使得子女的生活更糟。我們不應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只應在走上正路方面幫助我們想要幫助的人,否則我們根本不是幫他們的忙。所以我們在教育子女時,要以使他們成為最明智、最善良的人為目標。此點不必多說,聰敏者一看即知。
第六是捨棄錯誤的喜樂。如果有人快樂,即使是我們的敵人快樂,我們也應隨喜。毛澤東為西藏帶來極大的災難;多種罪惡都因他而持續不斷。在他死的時候,很多西藏人為此慶祝、野宴、狂歡。這極要不得!佛教徒不該這麼做。我們佛教徒所應特別感到高興的事,乃是有人於悟道方面真能深入。
以上的箴言,都是直接取自開示修心的經典。下面還有一些原則,也極有助於我們了解人生和人生的意義:
(一)在修任何一法之前,先要澄清對該法的所有疑惑。
(二)疑惑盡除後,要勤修不懈,無須一天修二十四個小時,但無論何事發生,都要念茲在茲,即使是閑躺著也要如此。如是住念於法義才是真正的精進。
(三)做任何事都不可隨便:先要考慮,弄清事實。弄清之後,著手去做,誓必完成。先做之事先予完成,後做之事後予完成。
(四)時時留心修持身、語、意。迄今,「我」一直為王,奴役著你,老是把你引入歧途。從今日起,你要轉「我」為善王;即使你不能不為其奴,至少也要善用所處之境,令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獲益。修持身、語、意的方法很多;首先,在身、語、意方面不可粗暴,同時要修所有和平之道。其次,不可非法謀生:食、衣、名聲都要取之有道。若有二人同樣在吃麵包,一個人的麵包是用為世界和平組織工作,或做清潔工等任何正當的工作,所賺之 錢買的;另一個人的麵包是用做屠戶所賺之錢買的,則前者之錢淨,後者之錢不淨。復次,在公共場合,身、語、意都要隨時檢點;私下裡,要常檢點心意。在公共場合,身、語不善會造惡業:獨自居家,出言不善,關係還不太大,最須檢點的是心意。總之,永遠要遠離十惡,堅持十善。
再有就是關於不斷發展悲心的忠告,尤其是下列幾項。
(一)要以慈母愛其獨子和獨子愛其慈母的心情對待一切眾生。這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是籍著逐步加強施受觀想之力即可辦到。觀想施藥者與受苦者只「我」一人,而得此觀想之益者則是宇宙間所有眾生。他們既然比「我」多這麼多,故凡「我」能行的利他之施,應盡施與。這是說將我們的樂及樂因施與一切眾生。
(二)逆境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逆境令我們了解輪迴之苦;無此了解,我們將永為輪迥之奴。我們今生所受之苦,並非懲罰。因受苦故,苦因即消,而且所受之苦更可加以利用,使其具有正面的價值。不可浪費時間,不可錯過這種機會。我們可視苦為證悟之道的一部分,不可因受苦而感到沮喪和不快。
最後,我們還要時時保持施樂受苦的態度,無論晝夜,無論醒睡。有了這種態度,老是盡己之能,既無恐懼亦不自憐,那麼縱然此刻就得死,我們也不會感到害怕或不知所措。我現在要把證悟者的七寶提出來作為修心之法的結尾。一般世間的財富,即使是帝王的財富,頂多也只能享受一生。快樂的時光與幸福不能跨進死亡的門檻--- 死者連一個僕人、一粒米也帶不走。唯一能伴隨死者的是其心態。證悟者的七寶是:
(一) 對自己的動機和獻身的目標有信心。
(二) 行為純正。
(三) 功德迥向。
(四) 積聚明確、全面的知解。
(五) 因有正當的羞恥心而自尊。
(六) 因有正常的困窘感而自重。
(七) 能悟究極真諦的智慧。
此七種無價之寶乃如法修心之所積。
我確信,從已知和所學中,我們都將獲得大益。或許我們中間有些人,今生此刻即已因了知真諦而有了自信。如果現在沒有,總有一天會有。我們不要再恐懼和自憐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