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禪修簡介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禪修就是阻斷一切念頭,
並保持在那種狀態之中。
這是錯誤的看法。
禪修時,我們並不試圖阻斷念頭,
而是讓心保持開放、輕鬆,
不渙散地安住在當下的覺知之中。
禪修時,心應該是放鬆的、自在的、廣闊的,
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擔憂。
為什麼要禪修?
在人們遭受到各種無法避免的痛苦、煩惱和恐懼時,禪修可以消除這些苦痛。
我們都認為快樂和痛苦是來自外在的環境或境遇(外境)。我們不為斷地以各種方式將精力投注於改造世界,試圖在這兒消除一些痛苦,在那兒累積一些快樂,但是,從來無法如願以償。從佛學及禪修的觀點來看,快樂或痛苦根本不取決於外境,而是來自心的本身:正面積極的心態醞釀快樂,負面消極的心態製造痛苦。
我們要如何才能了解,只能在內心找到的東西卻向外尋求,是錯誤的?一個人的臉若是乾淨、明朗的,他在鏡子裡會看到乾淨、明朗的臉。一個人的臉若是骯髒的、沾滿了污泥,那麼他在鏡子裡看到的就是骯髒、沾滿了污泥的臉。鏡子中的影像不真實存在,存在的是臉本身。但我們把臉遺忘了,反而把臉的影像當做是真實的。心的正面或負面特質,反映在外相中,成為我們的自我形象。這種外顯的形象和內心的物質相呼應。改造周圍的世界並不能帶來我們所期望的快樂,唯有改善內在的世界才能奏效。
唯有我們的心不被惡業污染,那種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才會終止。但是,如果我們不了解快樂與痛苦都起於自心,也不知道如何分辨什麼對我們的心性有益或有害,任由我們的心繼續陷在不健康的狀態中,我們就沒有力量避免痛苦再重顯。因此不論我們冀求的是什麼,都必定會淪於失望之中。
如果我們從鏡子中的形象發覺臉是骯髒的,然後開始清洗鏡子,我們可能使勁擦洗了好幾年,都見不到一絲一毫的成效。這是因為我們努力的對象沒有弄對,所以,即使再大的努力也是徒然無益。這是佛學及禪修的第一個原則:了解快樂與痛苦的根本並非取決於外在的世界,而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心。如果不了解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會向內求,只會繼續徒勞無功地把精力及希望投入外在的訴求。一旦了解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開始清洗自己的臉,出現在鏡子中的影像就會乾淨如洗。
禪修的有利條件
禪修和心有關。然而,有效的禪修必須具足有利有條件,若缺乏這些條件,我們的努力不會帶來任何成果。
首先,在了解快樂與痛苦的根本是自心之後,我們必須具有強烈意願,並歡喜地期待禪修。
第二,我們必須有一位禪修的導師。當我們決定要前往一個地圖上並未載明的地方,若沒有嚮導的幫助,我們可能無法抵達目的地。我們只能憑靠運氣,就很可能會迷路,或走很多的冤枉路。同樣的,若沒有上師指導我們禪修,我們極可能會在錯綜複雜的道路上迷失。
第三,禪修的地方很重要——尤其對初學者而言。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實際上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影響,很容易讓我們產生各種不想禪修的念頭。因此,在一個多少和世俗活動隔離的地點進行禪修,是必要的。棲息在高山森林裡的野生動物,無法忍受城市的喧囂。同理,禪修的心無法在外界干擾及誘惑連綿不斷的狀況下開展。
如何禪修
把自己放置在一個僻靜的地方之後,我們必須使身體與各種外在的活動隔離,使心免於落入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念頭,言語也要避免無義的談話。如此,我們的身、語、意才能安住於自然的安適狀態之中。
身體的姿勢很重要。我們的身體布滿了“精微的脈絡”(梵文nadis),“精微的風”(梵文prana)循環於其中。念頭的產生和“風”的循環有關。身體的動盪會導致“脈絡”及“風”的動盪,“脈絡”及“風”的動盪則會造成心緒的動盪。
說話、聲音的形成也和“風”的活動有關。說話過多會擾亂“風”,增加念頭的產生。反之,保持沉默有助於禪修。
因此,言語及身體的寧靜能避免產生過多的念頭,而製造開展出內心平靜的條件。如同騎士駕御良駒能夠悠然自在一樣,當身體和言語都控制得當時,心就能安住。
有一些關於禪修的錯誤觀念存在。對某些人而言,禪修是回顧及分析日常生活與過去數天、數月或數年中的往事。對另外一些人而言,禪修意味著考量未來,思考如何作為,或做長期、短期的計劃。這兩種觀念都是錯誤的。即使身體及語言保持靜態,對過去或未來所產生的念頭本身,就與建立心的平靜相牴觸,無法導致內在安寧,不是禪修。
不追逐過去或未來的人,也可能會陷入一種近於無知覺的迷糊狀態,並引發極大的疲憊感。住於這種狀態的心,或許看起來很不錯,因為這樣顯得很滿足、很自在。可是,這種狀態完全缺乏明性,很容易使人陷入擊沈,然後轉變為念頭潮涌的情形。
真正的禪修是要避開這些陷阱。心既不沉迷於過去,也不關切未來;它是以一種光明、清晰及平靜的狀態,安住於現在或當下。
我們的心好比海洋一樣。在夜晚,我們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海洋。但是,在白天,我們能夠非常精確、清晰的看到海的顏色、波浪、泡沫、岩石及深淺等每一個細節。我們應該要能清楚地覺知自己的內在狀態,正如同白天時明察秋毫地觀察海洋一般。如果我們容許心放鬆,它會像海浪一樣,自然地平靜一下來。這就是內在的平靜,藏文稱之為“息內”(shinay),意為心的定靜,也就是所謂的“止”。
開展“止”的方式很多。例如,初學者可以觀想在前額高度的地方有一個白色的小光球,並盡可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光球上。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於氣息的出入,或是不利用任何專注物,把心安住在一種不渙散的狀態中。使用這三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對學習禪修都很有幫助。
此外,以寬廣、開闊的心修持每一座禪修,是很重要的。我們不應該期望禪修會進行得很好,或擔憂它會不好。禪修時,心應該是放鬆的、自在的、廣闊的。禪修者應不抱持期望或擔憂。
在禪修過程中,有時我們會產生快樂及平和的體驗,並因為有了一次美好的禪修而感到欣喜及滿足。相對的,有時我們的心在禪修時受到許多雜念干擾,我們便因此悲傷地斷定自己是庸劣的禪修者。為一座美好的禪修而欣喜並依戀愉悅的經驗,就如同對一座不佳的禪修感到難過一樣,都是不恰當的態度。禪修是好是壞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去禪修。
初學禪定時,有些人可能會有美好的覺受,並眷念這種覺受,期待它會不斷地重覆出現。當這種期待沒有成真時,他們會變得很失望,甚至可能因此放棄禪修。在一趟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會時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時而走錯路途。如果我們因為旅途中某個路段的怡人美景而不時地停下來享受風光,或是因為誤入歧途而放棄繼續前行,我們就永遠達不到目的地。不論路途是否正確,我們都必須堅忍不拔,不要一味地擔憂其中的困難,或眷戀愉悅的時光。
初學者應該限定自己較短的禪修,每座十或十五分鐘就好。一座禪修縱使進行得很順利,也應該停下來。然後,如果我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在休息之後做第二座。一連串短的禪修,比一次冗長的禪修要好。一座較短的禪修即使起頭很好,初學者也很容易陷入困難或感到疲乏。
禪修之果
開始時,我們的心態無法長時間保持穩定及安然。然而,只要持之以恆、精進不懈,平靜及定性會逐漸開展。我們也會感覺到身體及內心都愈來愈自在。此外,外境——不論好壞——它的影響力都會開始減弱;雖然這種影響力起初非常強大,但我們會發現自己愈來愈不受其左右;實際上,加深對自心本性的覺受,能削減外在世界對我們的影響力,並使我們更加強韌。
禪修的究竟成果,是達到正覺或圓滿的佛果。此時,我們完全解脫了依因緣而存在的輪迴及苦因。同時,我們也會擁有能實際幫助其他眾生的力量。
禪修的次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息內”(“止”,使心平靜);在這個階段中,我們逐漸平息內心的紛擾。第二個階段稱為“拉格通”(lhatong),即“觀”、“慧觀”,逐漸去除輪迴的根本——我執。唯有修心能導向證悟,沒有任何物質或外在的方法具有這種力量。
結論
想禪修的人必須先了解禪修的目的、方法及能獲得的結果,亦即:
·了解所有的快樂及痛苦都起源於心,因此之故,唯有修心能讓我們去除痛苦,並確立真正的、恆久的快樂。
·掌握必備有有利條件:禪修的意願、一位具足資格的上師及一個僻靜的場所。
·知道如何把心安置禪修之中:不追隨過去或未來的念頭,把心放置在選定的專注物上,讓它安住於當下,保持一種開放、輕鬆自在及光明的境界。
·了解禪修的暫時及究竟結果:平和、沉穩、不被外境所牽制,最後,成就佛果。
問與答
問: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禪修嗎?
答:如果我們專注地工作,有覺性地做事,那也是禪修。
問:在開始的時候,我們應該禪修多久?多常禪修?可以閉著眼睛禪修嗎?
答:如果時間不多的話,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五分鐘,也可以立即受益。如果時間比較多的話,修兩座十五分鐘的禪定比較好。眼睛是開或閉,取決於哪一種情形對你個人比較有幫助。當心受到許多念頭的干擾而焦躁不安時,閉著眼睛可能會有所助益的。如果不是這種情形的話,可以一直把眼睛張開。除非影響到我們的念頭,否則眼睛的開闔並不重要。
問:禪修有沒有任何危險?
答:如果你依止並信任一位具足資格的上師,禪修就沒有任何危機。但是,如果你在沒有任何指導下禪修,可能不會有成果,事實上,甚至可能會有危險。
問:某些禪修方式使用象徵五大元素、有特定顏色的物品。這只是一種習俗,或者有某種深奧的理由?
答:心的本性是包括這五大元素的究竟本質。證悟時,五大元素的本質就被體認為五方佛母。在證悟之前,顯現的是五種尋常的元素。歸屬於五大元素的五種顏色,是其俱生本質的顏色。因此,這不僅是一種習俗而已。
問:一旦念頭平息之後,我們如何避免滯留在空洞的平靜中?
答:為了避免缺乏明性或變得昏昏欲睡,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然而,警覺的應用必須有適當的拿捏。如果控制得太緊的話,會產生更多的念頭;如果太松的話,將會導致昏覺或昏鈍。適當的平衡是必要的。
問:在您的開示中,您用“既非欣喜也非憂傷”這句話來表示中和的情感狀態。在這類情形之中,“為了他者的利益而給自己新的導向”是什麼意思?
答:沒錯,禪定可以使我們不因外境而感到欣喜或痛苦。然而,在禪修時,我們同時也在開展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願求開悟的念頭。由於這種發自內心的意向,所以一旦開悟之後,我們可以毫不費力、毫無分別心、任意自在地利益全宇宙。太陽讓一切眾生及一切所顯分享它有益的光輝,而不用去思考:“我必須使這個和那個眾生溫暖,我必須使這個果實成熟……”等等。同理,諸佛利生的光輝遍及一切眾生。然而,這種光輝並非無意識的。諸佛全然覺知眾生的情境及他們自己的作為。他們了解眾生的煩惱,可是,他們的利生行為是毫不費力的。這種利生事業藉由各種不同的方式化現,諸佛以圓滿覺受身或報身,指導已經清淨的行者;藉由雕像、畫像、咒語等清淨的支持形相,諸佛以化身引領我們這些平凡的眾生。
問:我們能單由閱讀經典而開悟嗎?
答:若沒有一位具足資格的上師指導,閱讀經典並不足夠,因為從經典所讀到的,在我們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不夠深刻。然而,直接從一位上師口中得到的,會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並引發強烈的信心。
問:“方法”這個字困擾著我對禪修的看法。方法牽涉到組織、調整及引導我們的心。我很好奇一個人如何利用這些方法得到一種不造作、無所攀緣的東西。我們的知識、念頭及感情是時間的結果。這些方法讓我感到困擾的另外一點,是我們在利用時間。然而,若我們解脫了任何的限制,我們也同時脫離了時間。
答:一旦我們了悟心的究竟本質之後,就不需要任何方法了。然而為了能達到超越方法的境界,我們必須仰賴方法。若沒有這種支持,我們就無法達到究竟的境界。方法確實意味著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進步。然而,我們必須藉由時間而達到超越時間的境界。
問:時間真的存在嗎?或者,它只是心的一種影射?
答:從究竟的觀點來看,成佛之後就沒有所謂的時間了。然而,在我們得到究竟的正覺之前,時間對我們而言還是存在的。現在,我們把三種時間——過去、現在及未來——當做是真實的,這種觀念製造了許多痛苦,因為許許多多的回憶、擔憂及計劃擾亂了我們的心。事實上,過去已經不存在了,未來則尚未存在。可是,我們卻經由思維的造作而把這兩種虛幻的觀念視為真實的,並因此而痛苦。在這三種時間當中,過去及未來使我們最為痛苦,雖然它們並不存在。在這方面,未來更甚於過去。我們以為這三種時間缺乏真正的存在。隨著禪修的累積,我們對三種時間缺乏真實性的了解將會逐漸加深;最後,我們終會到達超越時間或無始亦無終的無時間境界。
問:由於一切都是無常的,那是否表示時間存在?
答: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時間存在,因此,無常也存在。無時間就是永恆。
注釋
1、“精微的風”和“精微的能量”是心和身之間的連結,循環於“精微的脈絡”之內。
2、圓滿的佛果(即完全開悟)可用佛的三身來形容。所謂的“身”並不是指生理的構造,而是一種存在的層面。
·法身(梵文Dharmakaya),又名究竟身、法性身或自性身,字義是“一切存在的究竟之身”。法身好中虛空,是無形的,無法因意願而得見,也難以用言語形容。是無形的,無法因意願而得見,也難以用言語形容。雖然它可說是永恆的、無限的、非時間性的,但時間及空間的一切運作都包含在其中。
·報身(梵文Sambhogahaya),又名圓滿覺受身,是全然證悟功德的有形化現。報身是非實質的,其如光的本質是法身功德的化現。雖然一般眾生無法見到報身,但十地當中最高之三地的菩薩眾可以見到報身。因為它的本質並非無常,亦非虛幻如同外相,報身並不受時間改變的影響。
·化身(梵文Nirmanakaya),指佛以平凡的形式化現,諸如釋迦牟尼佛等。化身是諸佛為了引導眾生得到解脫的慈悲化現。
除了這三身之外,通常還加上第四身:
·自性身(梵文Svabhavikakaya)。自性身實際上表示其他三身是不可分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