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釋尊所有法教的根本,在大乘及金剛乘的修持法門中,菩提心又特別的重要。稱菩提心為珍貴的法教,一點兒也不誇張,因為它是我們一切成就之源。釋尊在所有的經典及密續中,強調菩提心是如何的基本與重要,他在許多地方談到菩提心是轉化的方法之一。負向的事可依菩提心而被轉化,痛苦可被菩提心轉化,無明及所有的五毒也可以被菩提心所轉化。要達到解脫,極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習、開展菩提心。
菩提心源自梵文,藏文翻譯作「蔣秋卻森] (chang chup chesems)。「蔣]可以解釋為淨化。澄清,這是修行的成果。這種清明是無邊際、無障礙的。「秋]意指涵蓋一切,毫無例外,完全的包容。[卻」是文法上的連接詞。「森]是心,間接代表一切的思想、態度、動機及一切與心有關的事物。
「蔣秋卻森]或菩提心的另一個基本定義是「為利益眾生成佛而願成佛],也可以簡單的翻譯作「獲致最高證悟的勇氣」。不論菩提心被視為是種純淨、不動搖的祈願,願自己與眾生皆得全然證悟及解脫;或是被理解為一種思想或態度以利益個體成長、是種哲學觀。一種想法。一種有價值的原則,菩提心都能夠生生世世的幫助我們,引領我們完成同一個目標。它讓我們一切的努力變得有意義,且意義得以不斷增上,直到我們證悟為止。
有許多的比喻被用來象徵菩提心,其中之一是蓮花。在東方,蓮花被視為是最美麗、最純淨。最完美的花朵,它生長於污泥、最髒的水中。然而,它雖然出於污泥,卻不為污泥所染污。這情況也發生在菩提心上面,菩提心是由五濁惡世的輪環境中發展出來的,不論一個人生命中充滿了多少的惡業及邪行,只要一旦升起了菩提心,在那當下過去所有的染污都被淨化了。佛陀曾在經典裡親自宣說:「世界上任何的表現,行為、外貌、行持,是善是惡。是好是壤,完全取決於它背後的目的、動機、哲學。]佛陀教示過布施。持戒。精進等等,但他最強調的仍是所謂善行、善業背後的動機。最純淨的動機就是菩提心。佛陀繼續解釋,在你升起菩提心的前一刻,你可能還是這宇宙中最壤的壤蛋,但是只要你一念升起菩提心,你就成為宇宙中最高貴、最慈悲、最珍貴的眾生了。菩提心,這純淨的動機,是非常強有力且非常重要的。佛陀也曾開示,在發展出菩提心之後,你已經是生活在證悟者的家庭之內了。
有了以上的了解之後,我們將繼續學習該如何實踐與運用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乘佛教徒每日所持誦的四無量心:
願一切眾生皆獲樂及樂因;
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眾生永遠不離喜悅;
願一切眾生遠離貪嗔;永住大平等拾。
這段祈願文很簡潔的交待了發菩提心的方法,它所講的是四無量心。結合了四種無限的思維與四種無限量的態度,及這四種思維及態度的運用,就能開展菩提心。當你學會如是思維,如是行願,如是運用時,你就已經發展出菩提心了。勝義的理解,並讓你的生活依此四思維而行——慈、悲、喜、舍——就是菩提心。
藏文[將巴」(Jampa)常被譯為慈心,這只是英文當中最接近的字,它的意思不盡然是這樣。「寧吉」(Nyingje)譯作悲心,「嘉華」(Gawa)是喜, [湯炯」( Tangjung)是平等舍。
「將巴」(慈心)與「寧吉」(悲心)略有不同,「將巴」是一種很自然的慈愛與關懷,就像母親對待她的小孩一樣,不論對象是否在受苦,慈心永遠在那裡,慈心是種純淨的關懷,很自然的去照顧、尊敬對方。我們對待其他眾生,就要像母親對待她的小孩一樣,關懷、尊敬對方,這就是慈心。
「寧吉」是悲心,與他人的痛苦有關,舉例來說,它就像一個仁慈、善良、威猛的國王,以他的仁愛、憐憫照顧他貧窮困苦的子民。悲心有點像是對於痛苦眾生的深刻同情,但比這還多些。你關懷他們,你與他們感同身受,你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而且你真的費力去幫助他們脫離痛苦,你為他們負責任,就像是一個明君所做的一樣,這就是悲心。
慈心與悲心是發菩提心的兩個首要元素,祈願文中「願一切眾生獲樂及樂因」是慈心的表現,「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則是悲心的表現。從某方面看,這兩者很相似,若一切眾生皆得樂,那麼他們必定已經遠離了痛苦:若他們已遠離痛苦,他們必然處於快樂當中。兩者的結果是相同的,但在基本定義上有細微的差異。
喜心與平等舍,是慈心與悲心的支撐,「嘉華」是喜心,當你有慈心與悲心時,喜心很自然的就在那兒了,因為不僅你自己快樂時你感到歡喜,就是別人的快樂也可以使你快樂。喜心來自於見到眾生快樂或行善時,你樂於見到別人處於順境,你樂見別人有正知。有效率,你為他們感到快樂。你可以分享別人的快樂,而非令別人的快樂成為你的痛苦,後者是可能發生的,如果你總是以負面態度來對待他人的話!
當你沒有喜心。沒有菩提心,那麼類似嫉妒的情緒就會形成。當你見到聽到別人比你成功、比你快樂時,你就受到嫉妒心的干擾。當別人擁有你所沒有的東西時,你感到不舒服,這其實是很嚴重的毛病。可是,假如你有菩提心,你有很強的慈心與悲心,那麼喜心很容易就會升起,你就再也不會因為見到別人的好,而感到嫉妒及不愉快了。有了喜心,則不論在何時何地,不論是自己處於順境或是他人處於順境,你都感到心喜:[願一切眾生永不離喜悅!
西藏有句諺語:「縱使你必須受苦,也要苦得快樂。」仔細咀嚼這句話,它的含意頗深,誠懇的說就是:「不要悲傷的去享受!]
大平等舍是第四個無量心,意指所蘊育的慈心、悲心。喜心,將平等的供養給所有的眾生。此一正念,正思維,應無對象的限制,並不限於朋友。親戚或你敬愛的人,而應包含所有的眾生。當然,任何一個善行必先由個人層次做起,譬如家庭,法教也是這麼依序教導的。一個健康的家庭,定然充滿慈心。悲心與喜心,由自己推及親近的家人和感受到你的關心而聚集在此的人。從這類親密的團體,再推及於鄰居。陌生人,乃至於你的敵人。慈心。悲心與喜心,應超越「與你同類的人」,也就是超越種族、國家。政治及宗教。你應對所有的眾生升起悲心,不管他是否是你的敵人,或是他曾犯下滔天大罪。你的悲心應超越人類,而及於一切眾生,包括畜牲道及肉眼所不能見的其他道眾生。由最高的天道眾生到最低的地獄道眾生,我們都要能升起慈心、悲心、喜心及平等舍之心,這才是真正的大平等舍。
回向給無量眾生,願他們獲真實利益,這是菩提心的核心。當你在許下大乘的誓願時——也就是菩薩戒——你下定決心[為利益眾生成佛而願成佛」。這是個很有勇氣的誓願,釋尊在經藏中開示,眾生遍存於宇宙虛空之中,他所說的虛空是無邊無際的。他開示道:無盡的虛空充滿了無數個宇宙,而各個宇宙又充滿了無量的眾生。
他說眾生分 於六道之中,六道眾生不僅外貌不同,他們外在與內在的心靈狀態也是不同的。最上層是天道,最下層是地獄道,人道居於中間。佛陀強調生於人道是最幸運的,因為人道經驗快樂與痛苦兩者,其他道的眾生大多隻能經驗快樂及痛苦中的一種。若是我們能善於把握生於人道的生命,則可以在解脫道上突飛猛進。佛陀說人道眾生要比其他道的眾生,更容易開展出智慧及獲致證悟。大平等舍正是為了所有眾生,為了宇宙中所有的六道,這是相當驚人的!
事實上,開展與支持菩提心的四無量心,其中的每個無量心都是相當遠大的想法,我們希望每個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達到完美的狀態,從某個角度看,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它確實不是個白日夢。它有現實的基礎,那就是每位眾生,每個個體都有離苦得樂的潛能。較此猶甚者,是每位眾生毫不例外的,都具有證悟的潛能。佛陀談到每個個體的究竟潛能與本質時說,一切罪惡都不存在。當然,在相對上罪惡是存在的。(佛陀有個堂弟叫提婆達多(Devadatta),他總是為怫陀帶來麻煩。)正因為眾生皆具有證悟的潛能,所以願眾生皆證悟的遠大期望才變得實際。就我們自己而言也是一樣的,因為每當我們由衷祈願眾生皆成怫時,我們開展了自己的菩提心,我們離證悟又接近了一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四無量心——慈心、悲心、喜心、平等舍心——的發展,代表著我們菩提心的修持已經增長。正如你在修持菩提心時,你的慈心與悲心在剛開始時很微弱,但是它們會慢慢增長,以及於無限量。「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就是無量的悲心,這是一步步發展而得的。培養悲心的第一步,是當你看到他人處於饑餓、疾病。死別,或其他不幸的痛苦中時,你感到悲憫。這悲憫是好的,但仍是有限的悲心。你必須進一步去審查這些痛苦的原因,若非一個人過去曾經造了因,否則此人不會遭此苦痛的果。事實上,苦因都不應該存在,但因為苦因還存在,所以人們仍受著苦,能去找尋苦因是修行的下個步驟。
若是我們更仔細的觀察,我們會發現苦因也有好幾個層次。有立即的苦因,譬如在意外中某人受了傷,意外是此人曾經造的因,或許是前世造的因,而現在結成的果。意外帶來的苦是果。若某人曾經殺人或傷人,那麼他會在此世或未來世得到苦果。事實上,有許多比這個更微細的苦因,任何與貪、嗔、痴、慢、妒有關的行為及思考,都會製造苦因,不是只有所謂的惡行才會造苦因。自我、本我。這個「我」——每個人都有,即使新生兒也不例外——是製造苦因的根本。「我餓了]。「我冷了]、「我不舒服]、「我累],嬰兒不會說話,但他有感覺他不用語言,他用哭的。喂嬰兒,滿足他的需求,將他放日床上,這只是暫時的解決之道,當我們祈願眾生能解脫痛苦時,我們的心量不能只侷限於當下的痛苦,我們還要顧及立即之因,與潛在的更深層的原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不夠的,除非找出病因,否則病痛是無法根治的,病源會在另一處發作。無量的菩提心才能根本解決苦及苦因,因為菩提心不受任何限芾!,所以它能深入達到各個層次。
假如由快樂的角度來看菩提心,而不是從痛苦的角度來看,那麼菩提心是超越了暫時的快樂的。它包含了由暫時的。相對的快樂的經驗,持續到究竟的善行之果的證悟的快樂。我們希望眾生在任何情境中都感到快樂,在人早期經驗中最根本的快樂,就是父母、子女共聚一堂快樂的生活,他們彼此相愛,沒有爭吵,沒有難相處的感覺,每件事都很平順。祈願眾生快樂——菩提心一包括由基本的好環境(甚至僅是泡一杯好茶),到最高最偉大的完全證悟皆然。不僅只是祈願人類,也不只是祈願我們星球上的眾生; 不僅是我們所在具有上億星球的銀河系,還包含其他一切。發菩提心以及支持菩提心的四無量心,是直接祈願所有空間中的眾生都能獲得快樂,而且,他們的快樂就是我們的快樂。當你每日祈願眾生獲安樂,最後你看到他們快樂時,若你的祈願是真心的,則他們的快樂應會成為你的快樂。每個人的態度有很大的差別,現實生活的衝擊,也造成每個人快樂幸福覺受的不同,這也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的可貴,只要你能真正清楚了解什麼是四無量心,你就能認識自己是誰,你能達到什麼境地,該如何去達到。
如果我們只是觀察這個小小的世界當中的一些愉快的事情,我們將會留意到這些好事的促成,是由於某些人的奉獻、慈心。悲心、喜心。平等舍心才促成的。也許某些人在造作善業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佛性、佛心的存在,也從不曾聽聞什麼是菩提心,但是在他們每天的生活中,他們具有這些行善業的本質,所以他們可以讓他人的人生變得有意義。他們也會令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意義。菩提心並非始於佛陀給予我們的教導,菩提心自無始以來就存在在那兒!
佛陀的開示,令我們清楚的知道菩提心是所有眾生快樂與幸福的唯一源泉。悉達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的成佛也是基於他有菩提心。在經藏裡釋迦牟尼怫談到他的前世,他曾生於各道:人道。畜牲道、天道、地獄道等,他修持菩提心亦是經歷了許許多多「劫」([由旬」(yugas),或曰「一千時」,即人間之四十三億兩千萬年),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他證悟之前不曾稍停,一步步、一世又一世的修持菩提心。有許多描寫他慈悲行的故事,稱為《本生故事》(Jataka)被記載下來。
《本生故事》不僅有怫陀轉生於人道的故事,還包含了佛陀轉生於其他各道的故事。其中有個故事是佛陀學習到什麼是貪婪的一大課,他投生為…只貪婪的狼,有天它遇到了一隻大象的屍體,它狼吞虎咽的吞食大象龐大的身軀,於是它鑽進了大象身體之中,它決定把大象的身軀既當作房屋又當作食物,所以它就住了下來,又吃。又睡,如此過了一段長時間,直到夏天到了,象皮被曬乾,它原先鑽入大象身體的洞變小了,以致於它無法爬出來,這時候它的食物宮殿,變成了監牢,狼用自己的身體,猛烈的去撞墻,仍然徒勞無功,過了很久,才下了大雨,屍體上的洞張大了些,狼才勉強的從洞中鑽出來,由於洞口大小太緊,狼全身的毛髮都被脫光了,這個教訓令狼非常沮喪,以後再也不敢如此貪婪了。
不是只有釋迦牟尼怫如此,所有過去世的諸佛也都是這樣的,所有的佛,都曾誕生於各種不同的情境中,如此他們才能去學習,變得更有智慧,而能修持菩提心,菩提心結合了四無量心,是任何眾生快樂與幸福的唯一因。不僅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菩提心是我們此時此刻所能做的最正向的行持,不論我們現在在哪一個次第,我們都能行菩提心。
從現在就開始做,方法很簡單,只要隨時關照是否每個眾生都認識他們是什麼,他們是誰。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了解他們的潛能是善的,不是惡的;是健康的,不是病弱的;是完美的,不是有缺陷的。他們不缺任何東西。希望每個人都能有如上的理解,如果他們真能了解,且真正做到,那我們真是做了件大事,能令他們了解且持續的遵行,那真是向前跨進了一大步。一旦能夠見到一點自性,那麼不論任何人都會感受到跨出的這一步,就像是個承諾,是種保證,從當下那一刻開始,他們會自然的不斷向上前進。然而,在我們達到完全證悟之前,即使我們發心向善,也會因為我們懷疑自己內在的潛能及認為自己不好,而使得向善變成是令人心碎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要創造一些善業。雖然我們仍努力行善,但我們會認為善是在外的,不是在內的。這是對於自我形象的一種錯誤的認識,那會是個很大的障礙。認為我們不具潛能,要去創造一些原先沒有的潛能,此一想法迥然不同於我們知道它已經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工作只是要去解脫它而已!
在密續法教裡,佛陀教授了無數的解脫法門與技巧,這些法門都是相當殊勝及有效的,但是,佛陀及所有偉大的上師們都再三強調,所有金剛乘的法教,只能傳授給具有菩提心的人。這些珍貴的法教,不能授予不具菩提心的人,因為菩提心是根。是地基。菩提心是心法。當你有菩提心時,任何神聖的法門都是好的,是有助益的。但是,當你不具菩提心時,這些法教就變得無用且無益。在每個金剛乘的法教裡,最初基的修持就是菩提心。只要有了菩提心,那麼不論修持任何法門,你都可以應用它。佛法的三部曲——見、修、行——也唯有透過菩提心才顯得有生命、有意義。
菩薩行與菩薩見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相對面及絕對面,此兩面向並非對立矛盾,而是一體的兩面,了解菩提心的相對面與絕對面是相當重要的,否則你會感到難以實踐它。若是等到我們有能力去修持勝義菩提心時,才去修它,那麼只有永遠等待下去了,因為,此刻我們僅有能力去修持相對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相對菩提心的核心與結果。然而,如果我們只知道要修持相對菩提心,卻完全不知勝義菩提心為何,那麼充其量我們只可能成為一個好人、善心人,這個人有時還會鬧點情緒,如此而已——這樣是不夠的,這種有限的菩提心是不會引導一個人開悟的。我們必須要同時了解相對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我們才能兩者同時修持。
四無量心全部屬於相對菩提心,菩提心的相對與勝義是種二元的表達方式。「為利益眾生成佛而願成佛]也是種二元的思考,若是我們認為自己此刻就已超越了二元,那是在欺騙自己。我們的最佳狀況,不過是在很短的片刻裡體會到非二元。我們現在所做的任何事,學習佛法、禪修。或行善,全都是二元的行為。我們無需因此而感到難過,因為我們正在運用我們所擁有的二元的條件,我們沒有欺騙自己,沒有在作夢,我們也不是在幻想。我們只是善用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條件,以二元方式處事。相對菩提心,是以我們現在的程度,所能善待自己及他人的善巧方法,這是我們現階段唯一的方法。就哲學上。理論上而言,我們可以向許多更高次第者學習,但是我們如何對更高次第有所了解,仍須倚靠內心境界的發展。我們可以學佛,我們可以探討成佛者的特質與完全證悟者的心靈,我們甚至可以寫一本書來討論它,但是我們的理解究竟多深刻,卻完全要看我們內在成就的次第如何。我們不能由佛的層次來了解佛,除非我們已經成怫。不論我們怎麼做。怎麼學。怎麼思考,我們都只能從我們現在所在的次第著眼。不論我們所願、所行的任何悲心與慈心,不論我們所做的任何菩薩行,全部都是相對層次上的實踐,這是相對菩提心。當我們在做助人的行為,譬如布施給窮人或照顧病人時,我們在表達相對菩提心;但是,於此同時,我們由內心深處發出願望,願一切眾生皆能解脫痛苦,這是以相對菩提))行專一的勝義目的,這就是一種勝義的菩提心。這是一種二元的方式。二元的起因是有自我,由自我產生了無明,因為無明,所以我們以相對菩提心來對治。相對菩提心起於你現在所在之處,它能引導你由此處漸達最高的成就,也就是證悟。
究竟上每個眾生都是佛,任何情況。任何環境、任何現象,甚至連空性都是佛。了解這些,就表示以我們的次第,已知什麼是勝義菩提心。了解了這個之後,當我們見到他人的無明。無知、做錯事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幫忙他,因為我們知道是有可能幫忙他的。無明、無知及錯誤都是可以修正的。它們之所以能被修正,乃因究竟上眾生不是無明,不是無知的。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知道逆境、惡業是可以被修正的。相對上,一個人或許很糟糕,怛因他具有怫性,所以他能被幫助而改進,若一個人在究竟上就是惡的,那麼我們根本不可能協助他向善,因為他根本不具向善的潛能。這就好比我們把一個杯子埋到土裡,然後天天澆水,期待日後結出一堆杯子,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杯子不具有生長的潛能。反之,如果你有一顆稻種或花種,當你把它種人土壤,為它澆水,那麼種子將會發芽成長,因為它具有這樣的潛能。眾生的潛能較此猶甚,因為在究竟上,無誤地,沒有一個眾生不會成長及進步。每位眾生,因為本具怫性,所以有潛能不斷進步,最後終能展現佛性。以上是對於勝義菩提」0的一些基本的解釋。當然,膀義菩提心的意義要比這多得多,我們唯有透過實修、實踐才能理解,也才能增長菩提心。
我們現階段修持菩提心的方法,是去了解我們有能力助人,因為其他眾生都具有偉大的潛能——勝義菩提心。雖然每個眾生原本都是佛,但他們卻須要種種的支柱,才能達到究竟。這些支柱就是相對菩提心,我們應盡己之所能的幫忙他人,或是,最起碼的我們不去傷害他人。結合相對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是我們此刻修持菩提心最好的方法。這是我們的入手處,先從期許自己能夠幫忙他人做起,我們稱此為「願菩提心]。見、修(思維)、行
(1)見地:菩提心的哲理是為什麼我們能持菩提心?為什麼我們應該發菩提心?這就是見地。一旦我們鞏固了正知見,那麼接下來的禪修。思維。行持也就水到渠成了,這就是實修。釋尊曾說過,思維是很重要的,當一個人想要開展四無量心時,首先他必須對此做思維。許多祈請文的目的都是在做思維(Contemplation)。藏文的「森巴](sampa),英文譯作思維,二者同義,但在藏文中的意思,還隱含了特彆強調要思維的意思,所以在此有必要做個說明。思維是指當我們在念誦祈願文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其中的意義,所以當你念到某個祈願文的時候,你必須是真正的這麼認為,例如:「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思維你的祈願的意思為何,了解它,並且真的這樣認為,這樣去做。大部份的祈願文都是要我們去思維的。
(2)思維:思維與禪修有非常細微。一線之隔的差異,藏文的禪修稱為「貢巴](gonpa)。禪修是對治心的法門,目的在於修心。依實修傅承所傳遞下來的法門,適當的一步步的去對治我們的心,這方法就是禪修。禪修與思維祈願文不同,禪修是專注在觀呼吸上,或做某種特殊的觀想,或是觀念頭,或只是單純的嘗試去認識內在清淨的菩提心。禪修所專注的事物,迥然不同於思維一個哲學見地或發心,思維有時是透過持咒。念誦,或一步步的思考祈願文,如《菩薩祈願文》(<Bodhisattva Prayer》)來達成的。
(3)行持:行持的基本原則是六波羅密(paramitas)——精進、忍辱。持戒、布施、思維(禪定)及洞察(智慧)。這是菩提心與四無量心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行六波羅密可以使我們的布施、悲心。平等舍心、明覺、省察等等能力,更上一層。這些可以幫我們開展善業,直到善業能自然產生。行六波羅密,再注入以菩提心,則智慧便自然會開展。智力的輸入是一種資訊,它成為我們的知識,適當的運用知識,可使其成熟為智慧,在深刻的理解出現後,智慧將由內在升起。
知識與智慧的界定,適合在此一提。知識是知道如何整合資料與資訊,以幫助我們完成某些事情。關於修持菩提」0的知識是什麼呢?學習四無量心就是知識。善修四無量心,則菩提心的本質就會顯現,就是智慧。當菩提心的本質能夠正確的、清淨的、犀利的顯現,那就成了智慧,一種深刻的了悟。知識與智慧常是並進的,一個人也可能有知識而沒有智慧,不過,若一個人開展了智慧,他的知識也會自然的增長。
菩薩進階的十個層次,稱為「地」(bhumis),用以描述發展的次第。事實上,從各個角度來說,不是真的有十層,因為個體的成長進步是連續不斷的,直到每一個高原期,就稱為一個地,然後,個體仍是繼續成長。也許有人會期待,在達到某個高原、高峰的時候,他們會遇到有樂團為他們奏樂,有個歡迎的儀式,他們會獲得一個美麗的徽章及豪華的外衣或帽子什麼的。事實上,以平凡的心靈是很難想像進階到菩薩道的情景。所謂十地的講法,不過是為了表達難以描述這些極細微的差異的方便法門罷了。菩薩道也很容易的可以將它區分為一千層。一百萬層,或是五層、三層——這一點兒也不重要。不過在大乘的法教裡,是分為十層。十地來講解的。
初地菩薩必須已完成某些特定的修持、學習與理解。現在,當你成為二地菩薩時,你不再做所有初地菩薩做的事,成為二地菩薩不是倒退而是進階、是更上層樓。那些引導你達到初地菩薩的知識,變成了初地菩薩的智慧,而初地菩薩的智慧,正是被用來成為二地所有的資糧,當你成為二地菩薩的那一刻,所有初地菩薩的智慧,就變成了二地菩薩的知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要區辨智慧與知識是件很困難的事,這是一個無常變化。相對真理的實例。
真實不變的智慧,得自於個體證悟成佛的那一剎那。菩薩的成就引導他們繼續證悟佛果,而相對的知識與智慧就是他們證悟道上的資糧。當你成佛的那一刻,一切都是智慧,不再有所謂的知識,知識的次第完結了。在成佛之前,萬事都是某種知識,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譬如你知道餓了就該去吃,直到證得十地菩薩乃至佛果,你都多多少少要運用某些知識,證悟是最終極。最究竟的智慧。
平凡人,就像我們一樣,是透過知識來了解事物,但是在這些知識當中,有些是屬於智慧的,是最終、最殊勝的了悟者所擁有的,是他們的智慧。雖然,平凡人所謂的智慧,相較於成就者而言,這些智慧充其量不過是他們的知識,而且可能只有百分之五乃至更低的正確性。
菩提心的五個支柱
除了四無量心以外,成功的修持菩提心還有許多的法門作為支柱,綜合來說,有五大原則。這五大原則都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依經典記載,只要善修這些原則,菩提心會無障礙的自然升起,這些原則都是菩薩的行持。
第一個支柱是戒律的持守。相對而言,個體的心念是表現在他的身體及語言當中,一切的行為都以起心動念為開始,然後才表現在語言及動作上面,不論好的行為或壞的行為都是一樣的。壤的行為諸如殺生、偷盜。說謊、毀謗等等,這些行為會成為修持菩提心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依靠持守戒律,而減低我們造作身、語、意方面的惡行。
明覺是第二個支柱,意指不論是身或是心都保持在覺知的狀態,這是克服無明的方法。無明是所有障礙之因,而貪與嗔則是令無明膨脹的助緣。貪執是心的作用,攻擊則是身的表現,所以,我們的思想、企圖。行為都可能夾雜著貪與嗔,對此我們應有清楚的覺知。我們應學習隨時覺察自己的身。口。意的活動,隨時覺知自己表達了些什麼。明覺就是我們對於身。語、意的活動隨時覺察,以免於造作罪障。
有許多的原因使我們一直停留在輪當中,無盡的生、死,死。生,及痛苦。如果我們對於這些原因,沒有一點兒覺察,我們很容易在輪裡愈陷愈深。所以,菩提心的五個支柱中的第三個,便是世間八法(八風:得、失、利、衰、稱、譏、譽、毀)。知道何謂世間八風,常常警覺不落入八風,可以使我們免於在苦海中愈陷愈深,避免做一些後悔的事或造作惡業。當然,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避免,但起碼我們可以一步步的克服。
此八風事實上有四套,每套有正反兩面。第一套應察覺的是我們熟悉的經驗,即有所得的時候——感到高興;而有所失的時候——感到失望。第二套是處順境時感到高興;處逆境時感到悲傷。第三套是當我們聽到合自己意的話,或是我們喜歡聽的話,我們感到高興;聽到不喜歡的話,便感到沮喪。最後一套則是當別人讚美我們時,感到高興;侮辱或責備我們時,感到難過。以上八種狀況,四個一組,即是有名的世間八法。
在相對世界裡對於世間八法有這些反應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有時候被當作是普通常識了。但是,如果我們對此八風全無觀照的話,它們可能會失控,令我們造作極大的惡業。由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戰爭就是這樣開始的,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戰爭,但若細察這大災難的始因,則會發現一開始不過是一個人或一小群人,對於八風未能警覺未能控制所致。某人或某群人丟了東西,或想得到某個東西,或是因為他們不高興聽到一些話,或他們受了侮辱,想要報復或給對方一個教訓。此時,若喪失了明覺,沒有了智慧,那麼可怕的惡業就會鑄成。所以,時時觀照自心,留意八風的潛在力量會轉為惡業,並懂得原諒,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修習菩提心,所以我們要學習原諒,對於好東西我們不要太執著,我們要學習滿意自己的處境與生活,並懂得原諒。
成功地修持菩提心的第四個支柱,是區辨什麼是我們想要的?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以及我們需要費多少精力去得到它們。平凡的眾生,譬如我們自己,需要許許多多的東西,但是,真正的需要與想像的需求是不同的。想像的需求,是我們想要得到某物,怛我們並不真正需要它。我們耗費了很多的精力,去追尋、求得一些我們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為了獲得我們認為需要的東西,我們產生了焦慮。貪婪、妒嫉、羡慕。我們不曾仔細去思考,所以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需要的,什麼是不需要的。對於這一點,我們能夠自助的方法,就是去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須的。怛我們應常處於明覺之中,盡可能的不要無謂的耗費精力,乃至負面地去爭取這些東西。我們要小心,不要浪費時間,不要造作惡業,更不要無休止的去追尋那些我們不真正需要的。明覺心確實非常重要。
第五個支柱是正業、正向的生活。此點包含甚廣,包括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簡單的說,是我們不可為了爭取自己生活之所需,而欺騙他人或令他人痛苦。今日的社會,販賣毒品,或是像屠夫的殺生等職業,是屬於害人的生活方式。任何榨取他人、榨取環境,使其受傷害而危及萬物的生活事業都不是正業。我們的生活方式不應該為別人製造痛苦,這是修菩薩道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菩薩,就是要盡一切可能,行一切善以利益他人。即使不可能對每個人每件事都做到,但最起碼必須小心,不讓自己的生活情況與方式,給他人帶來痛苦。在你現有的環境下,盡最大的努力,由此開始,方能慢慢進步。
依循前述的五種方式去修持,進步會自然發生。修持菩提道所顯現進步的驗象,譬如心的平靜、仁慈、和善的增長等即是。一個菩薩應是很自然。很自發的產生慈悲心,關懷受苦的人,不論他人條件的高低,都能尊敬他人,對他人產生慈愛之心。菩薩們很自然的形成習慣,將別人的利益擺在前面,自己的利益擺在後面。若有什麼好事,總是先想到別人,而把自己放在最後。像這種自然形成的習慣,亦是菩薩道上修行者的進步的驗象。常存善心並持續修持,久而久之,幸福終將自然到來。
五道
五道清楚的描述修持菩提心的進階次第,步步往上,共可分為五「乘](yanas)或曰五道。修行者依其成就的高低,可以達到不同的次第,或菩薩[地](bhumis)。依五道的次第修行,可以漸漸達到十菩薩地的成就。菩薩的了悟是正確修持五道的成果。
所有修持法門中,最基本的原則是修持相對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了悟了五道,自然也就成就了菩薩道,修持第三道時,證得初地菩薩的果位。
第一道修持相對菩提心(中譯:稱為資糧道),當相對菩提心在生活中很自然的流露時,禪修中勝義菩提心就可以非常穩定,此時第一道便完成了。
第二道是平衡相對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中譯:稱為加行道),第一道的完成是相對菩提心的自然流露,勝義菩提心的自然流露則是第二道的完成。第二道被描繪為「輪迴與解脫之門」,成就了第二道的菩薩不退轉,即不會在非自己選擇的狀況下,再墮入輪迴。菩薩道的行者,在達到這個次第以前,都還會在非自己選擇的狀況下,再墮入輪迴之中,所以稱此道為「門」。
第三道的修行者巳初嘗勝義菩提心,不是知識上的知曉,而是真正的體悟(中譯:稱為見道)。此道已證悟初地(bhumi)菩薩的果位。了悟勝義菩提心是第三道的成就。
第四道則是繼續努力於未完成的菩薩道(中譯:稱為修道)。此道從初悟勝義菩提心開始,一直修下去,直到完全的證悟,也就是成為勝義菩提心具足的菩薩。第四道對於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由初地到十地,完全證悟的菩薩道。
第五道是引導至全然證悟的最後修持,第五道的最後一部份,即是在終極證悟的前一刻(中譯:稱為無修道)。在證得十地菩薩的果位之後,還有一點點階段,這是由菩薩到成佛的最後歷程。佛不僅完全了悟究竟菩提心,而且是本身具足(體現)究竟菩提心,也就是具有無量、自發的能力,去利益無數的眾生。
像我們這樣,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修菩提心的人,可以現在就開始修五道,五道在生活中成為五力。這力量可使我們永不氣餒,持續修行,直到證悟,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第一力猶如「為利益眾生成佛而願成佛」所描述,如果能了解什麼是開悟。什麼是我。什麼是眾生,那麼就了解什麼是第一種力量,一旦了解之後,就不會再失去它。
第二力在你真心的承諾「為利益眾生成佛而願成佛]時,隨之而至。它能給予你驅力、動力,幫忙你繼續實踐與第一力相關的種種。
第三力則是產生於第二力的驅動,持續不斷之時,到那個時候,一切事物都像是顆種子,此刻所做的行為,成為下一刻的因,而下一刻的因,又成為另一顆新的種子,每個行為每個因,都變成為種子。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就是業。業力的意思就是因與綠,此刻所做的任何事,會成為日後某件事的因與緣。此刻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必然與過去的某些業緣相關連。
第四力可以用西藏的一句諺語來解釋:「當我做長途跋涉之旅時,我可能會走錯、會跌倒許許多多次,但我必將以雙足重新踏回我該走的道路上。」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即使我們並不希望犯錯,怛我們仍會做錯,有時我們還會犯很嚴重的錯誤,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而不要欺騙自己沒做錯。我們千萬不要給自己洗腦,否認自己的過錯。我們犯錯,我們由錯誤中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告訴自己:「我錯了],就這麼簡單。承認它,知道錯在哪裡,然後糾正它,回到原來的正途,繼續前進。如此,你將變得不易被擊敗,因為沒有其他事,再能摧毀你了。你犯的每個錯誤,認識它,糾正它,而後繼續上路,你可以由錯誤中學習,那麼任何逆境都能變成你的助綠,因為它可以幫忙你看清你及他人生活中逆境形成的原因。這就是第四力,認識錯誤,由錯誤中學習。
第五力是讓每件事、每一刻自來自去。這需要稍做解釋,如果你做了善事,你不讓它過了就算了,那麼你就會卡在那兒。一個很明顯的因素是驕做,若因做了好事而驕做,那就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比別人高貴或轉為傲慢或其他的態度,如此就會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會阻礙我們的進步,使我們停在原地。為了避免掉入此種陷阱,我們將自己一切的善業,向給所有的眾生,願他們幸福。我們只是努力行善,但我們不惦記著善業,我們將它留給每個眾生。
在金剛乘的佛教裡,功德回向是每個修持法門中重要的一部份。它總是強調如果你不做功德回向,則你的善行就不圓滿。每個祈願文或修持儀軌都包含三個部份:一開始是皈依及發菩提心,在皈依文中提醒自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我們思維四無量心及發菩提心。第二部份是正行,是各儀軌的實修部份。第三部份是結尾,也就是功德的回向,回向的意思很簡單:「我將功德、智慧回向,以利益所有的眾生。」你也可以添加:「因此,我願證悟以利益所有的眾生。]第五力就是功德的回向。
以上五力可以增長菩提心,使菩提心更完整、更堅定,此一驅動力,可以使我們繼續無停滯的行菩薩道。
在許多大乘的經典及論藏中,有這麼一句鼓勵的話(譬如:《般若經》,《妙法蓮華經》,《楞伽經》),亦即如果你有純淨的菩提心、四無量心,及五力俱全,那麼即使你不做任何作為,你的菩提心也會自然增長。經云:「你體內的每個脈動,你的每個呼吸,都是修行。]理由是到了那境界,你就是菩提心,你也就是位菩薩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