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菩提心與六度


 


  大乘分為共道的顯部,或稱“經部”、“波羅密多乘”及“因乘”,及不共的密部,或稱“續部”、“金剛乘”、“咒乘”及“果乘”,但不論是大乘的顯法或不共密法,若無菩提心,則修亦無用,亦不算是入了大乘之列。故此,正如皈依是入於佛教之列的門檻、出離心是入於小乘之門檻,菩提心則是入於大乘的門檻。


  若有人問:“佛從何來?”,答案是“由菩提心而來!”所以,菩提心被稱為“佛父”。 有關這一點,衲作一些解釋說明:在世間上,我們固然必須有父、有母方能出生,但我們的種姓取決於父親,父為王則其子為太子,父為貴族則子女亦為貴族,父為老百姓則子女只可能是老百姓。不論是佛或小乘羅漢,均由空性慧所生出。若無空性慧,固然不可能成就解脫或成佛。可是,單單看空性慧,它既可能生出佛境,但也可能生出羅漢的境界,這是說不定的,所以空性慧並非取決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有空性慧再配上菩提心,所生出的則必定會是佛境,斷不可能生出小乘之果境。故此,空性慧及菩提心二者固然均為成佛之必需,但菩提心才是具取決性的一方。因著這個原因,空性只堪被稱為“佛母”,而菩提心則被尊為“佛父”。


  大乘的心就似一把鋒利的刀,堪能有效地作許多事情,我們只需略用少許力即可成功。舉個例說:若以下士心佈施一顆米予一蟻,則頂多只能得人、天之果,而且因為所施物很小,佈施之力量不大;若以中士心佈施,則頂多只能得一解脫之因,其力量仍然不大;但若以上士心佈施這同樣的一顆米,因心力故,這是一個很強大的因,能令我們成佛。同樣的一件簡簡單單的小善行,由大乘心而作,力量則大有不同,而且果報會無盡地倍增。有了菩提心者,縱使他甚麼別的成就都沒有,也堪受人、天之尊敬及頂禮,而且名為“佛子”,身份比具神通及成就的羅漢還要高許多。為甚麼呢?衲舉些譬喻:在世俗上,鑽石的價值最高。如果把一顆小小的鑽石與大的珍珠比,也仍是鑽石在價值上勝出。又或者以血統為例:一位太子哪怕年齡再小和再不懂事,也仍然比最年長和最有能力的老臣子尊貴。同樣的道理,有菩提心者,在一開始便身份不同,其“光芒”能把羅漢等通通比下去。


  光是發心而不作修行,絕不可能成佛,這就好比肚子餓但不買菜、做飯及進食便不可能得飽之道理。修行又必須正確地去修。若修不得法,便如在牛角上擠牛奶般,絕無效用。故此,我們並不是隨意地修便能成佛,而必須謹慎選擇正確的成佛之道。在佛教歷史上有許多邪說。有些人認為凡是分別念,不論其善惡,皆為生死之因,只有無分別住才是成佛之道。這些人說:“佈施及持戒等,是為了愚夫愚婦而教的,它們並非成佛之道。正如黑狗咬人也痛,白狗咬人也一樣痛的道理,不論善念或惡念,均只會障礙成佛。我們不必佈施及持戒,只需入於無善無惡之無分別念中,便可成佛!”這純屬一派胡言。若果成佛不需佈施及持戒等,佛陀前生以身喂虎等善行,豈不等同白做?佛陀之眾多有關佈施及持戒之開示,乃至三藏中之整套律藏,豈不等於白說?佛教有許多宗派及見解,譬如說大乘有中觀應成派、中觀自續派及唯識派等,各持不同的見。對這些不同之見解,我們必須尊重,因為它們都是佛陀的教法。可是,有些人根本分不出權說、實說、世俗義、勝義、了義及不了義之教法,他們只取佛經中之某幾句,便斷章取義地宣揚顛倒因果之見解,這是十分愚昧的,而且更會危害許多別的人。我們固然應尊重別的宗派,但切莫墮入顛倒因果的邪見,否則等同自斷慧命,萬劫不復。認為不必看經、不必禮佛及不必持戒,單單修無分別念便能成佛,正是一種很可怕、很顛倒的見解,大家必須謹慎對待。


  甚麼才是正確的成佛之道呢?在發起菩提心後,行者當入于大乘之正修——六度等菩薩行法門。“度”是甚麼意思呢?這是“令我們能由苦海度至佛境的法門”的意思。六度即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及般若六者。此六者乃行者必須修至圓滿,以令自己成佛的方法。六度之最終目的,是為了令我們積聚圓滿的功德與智慧,以成佛境。佈施、持戒、安忍、精進及禪定五者,所積聚的主要乃功德資糧,般若乃積聚智慧資糧的方法。前五度又稱為“方便法門”,後一稱為“智慧法門”。這二法門乃成佛之必需品,猶如鳥之雙翅,若缺其一便飛不起來。技術性一點來說的話,我們知道佛陀有法身、報身及應化身三身,後二身乃佛之色身,而智慧及功德二者,分別是成就佛之法身及色身之資糧。菩薩道之修學內容無邊無際,但不外乎六度和四攝。一切方便及智慧法門、一切深觀派及廣行派法要,皆能歸納入六度之中。總括來說,成佛必須方便及智慧俱全,否則不能達成目的。


  現在我們對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及般若逐一講說。


 


  佈施度


  佈施是大乘及小乘均作之善行,但大乘之佈施是佈施度,亦即圓滿佈施,這與小乘佈施並不相同。大乘者修佈施行,是為了圓滿六度中之佈施度,非為其他目的。若以大乘心佈施即使少至一粒米,功德亦大於下士佈施廣大的資財。隨便送一件東西給別人,也算是修佈施,但卻不一定是六度中之佈施度。佈施度的取決性關鍵在於佈施的心。


  慳吝是貧窮及生於餓鬼道之主因。我們參思生死無常,便知道我們始終必死,于死時任何財物乃至自己的身體均無益處,亦無法帶至下一生。這些東西,倒不如趁有機會時行施,令我們于未來能得利益,乃至成就無上佛境。在佈施時,不但受者得助,施者亦能積廣大功德。這種修持既積功德,又能對治慳吝心,又有令未來富足或令我們解脫之殊勝作用,更能令我們證入佛境。


  所佈施之東西不一定限於實質的物品,對別人講法亦是佈施之一類,令眾生免於生命危險亦是。所以,佈施一共有三個類別,一為法佈施,二為無畏佈施,三為財佈施。現在我們把三者分別解釋。


  任何令對方明白佛法之意義的語言等,皆為法佈施。舉凡升座說法、傳法、灌頂、口傳及教授佛法等行為,皆算入法佈施之列。老和尚教小沙彌學字母的行為,也是法佈施。在歷史上,有許多大師曾與其友人或弟子通信,這些信的內容全為佛法義理,所以亦屬法佈施。事實上,諸如龍樹祖師及宗喀巴祖師的某些書信內容,在後世被結集為論,對佛教影響甚大。我們勿以為升座說法才算是法佈施。在日常生活中,向人說及一些因果或善業之道理,或者勸人戒殺,或者講一些有關慈悲的道理,只要內容符合佛法,即使根本未提過“佛”或“法”這兩個字,也可以是法佈施的一種。此外,我們在誦讀經文時,可以觀想有天或非人在聽經,這也算是法佈施。若果在誦經時剛巧有些昆蟲或小動物聽到誦經聲,這也是法佈施。大家勿小看這種法佈施的力量,現在衲為大家說一個故事龍樹祖師有大聲誦經的習慣,在祖師之居處屋頂有一隻鴿子,它長年聽到祖師之誦經聲,在它死後轉生為人,並能記得前生之事,更找到了龍樹祖師而拜入門下。這個人後來稱為“龍覺”(Nagabodhi),他亦成為了一位佛法大師。由此可知,單單為昆蟲誦經持咒,也是法佈施,而且其利益亦不可思議。


  無畏佈施是指令眾生免於危難及病苦等,譬如說我們放生或對有病的生命施予照顧便是。對無面臨危險者所施之“助”,不算無畏佈施,譬如說有些人把觀賞魚買來放生,就不能算是無畏佈施了。除了是成佛的因以外,無畏佈施也是令我們長壽的因。


  財佈施並不是狹指給予錢財,而包括任何實質的東西。我們不應搶東西來作佈施,亦不可故意令受者起煩惱或以此要脅受者答應甚麼事,也不可對受者輕視或冷言冷語等。有些人在給予他人幫助時,故意要對方等上半天,然後把受者視為乞丐似的,這是很不好的行為。有些東西若我們佈施了反而不對,這類不恰當的施物包括自己的父母、壞了的食品及出家人之三衣等。出家人之袈裟等不應離身,若有人來求,出家人不施並非出於慳吝,而是因為它們有別的重大意義,所以不施並不違學處。上師所賜之特殊信物,亦相當於此類不恰當施物。此外,若有人求毒品或武器等,以達到自殺或殺生之目的,我們不施反而才是正確的行為。只要不是以上的不當情況及物件等,我們便應行施。此外我們還需運用智慧,譬如說來人求毒性物品者是為了醫某種病,或求刀者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並不是想去害人,我們便應施予。在行施時,應恭敬地給予。有關這一點,古印度的君主是很好的模範。他們在興大佈施時,並非隨便遣僕人派東西,而必定會親手把物品交予受者,這是很好的一種佈施行式。簡略地說,凡能令受者之煩惱增加或對他有害者便不應施,凡對受者有真正好處者,我們才應舍予,否則便違反了佈施之意義。有些人認為自己很貧窮,所以他們便不修佈施,這想法是不合理的。如果我們貧困,真實原因正是因為我們在過去未曾佈施,所以才感得貧困之果報。要對治貧窮,並不是應慳貪,反而更加需要多作佈施。無力作真實財佈施者,可在心中觀想。透過這種觀想亦能生佈施功德,而且亦積集了善因,於將來便會有能力真實作施。由於這種觀想有很大利益,有能力作真實財施者,也應該常在心中觀自己作財佈施。


  一般來行,在家者應以財佈施為主,出家者應以法佈施為主。這並非說出家人不許作財佈施,而是因為出家人一般財物不多,亦不宜花心血刻意去積聚財物。如果有些出家人因各種因緣而自然有財施的條件,則亦可作財佈施,否則應主要以法佈施之形式行施。歷史上雖然亦有很多像仲頓巴大居士等作弘法大事業之案例,但一般來說居士應作居士之事,所以應以財佈施為主業。


  若如法地作佈施,其本身便具足六度在內。在佈施時,乃至把佈施功德回向,是為佈施度。如理而作便是持戒。于行施時,我們心甘情願承受各種苦,是為安忍度。樂此不疲地致力於施,是精進。一心不亂而專注於此事業上,是禪定。以三輪體空見作施,見施者、受者及施之行為皆無自性,是般若。在作其他五度時,每一度亦是涵括六度的,我們餘此類推即可。


   


  持戒度


  前一度之佈施精神在於施予,而現在說的持戒度之精神在於遮止。“持戒”並非單指一條條的戒規,凡對損害眾生之念頭,或由此念所發之言行,生出欲斷除之心,便是“持戒”。我們自己永不會願意受到別人的傷害,推己及人,其他眾生亦不願受到傷害,所以我們應遮止害他之心。所以,持戒之關鍵並不只是戒規,而在於此心。持戒並不一定是持戒度,光是不去做某些事亦非持戒度修持,必須是依菩提心而修習斷除害他之心,直至其圓滿,方堪稱“持戒度”。


  戒是一切善德之根本,它能遮止三惡道及令生於三善道。前面講過佈施的許多利益,但佈施若不與持戒同行,便只會感召生為龍族之果報等,是故應知持戒之重要性。欲求解脫者,又必須成就戒學,方能進入定學及慧學。欲成佛的人,又必須圓滿持戒度。在今生中,善持戒者永遠會是平靜的,而且心中十分安樂自在。由於他的自製能力及不害眾生之心,別的眾生都自然會樂於親近他。故此,持戒是很重要及很好的修持,我們應樂於其中。


  持戒之修持主要分三類,即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律儀戒是限制不讓身、語、意作不善業。這類戒是三種戒中最重要者,它有三種層次,一為別解脫戒,二為菩薩戒,三為密戒。別解脫戒本身又分許多種,包括居士之五戒、比丘及比丘尼之具足戒、沙彌及沙彌尼之戒,乃至八關齋戒等。作為上士行者,不可視別解脫戒為分開的一套戒條,因為它們事實上是菩薩戒的一部份。菩薩戒即十八重及四十六輕戒等。密戒則是受過四密續之上二密部灌頂者之戒誓。攝善法戒之性質與律儀戒不太相同。六度萬行、修出離心、修菩提心或修空性見等,全都屬於此戒之範圍內。饒益有情戒之精神是,凡利益有情之事,我們都應作。如果歸納來說,它們分為十一點:


  (1 對苦者應令離苦


  (2 對不懂佛法者應開示佛法


  (3 對需助者應施助


  (4 對處危難者應解其危難


  (5 對憂愁者應解其憂愁


  (6 對貧困者應解其貧困


  (7 對無房舍者應施予房舍


  (8 令眾生滿願


  (9 對行正道者應予助緣


  (10 對行邪道者應引入正道


  (11 以神通救度眾生


  總結地說,我們應以菩提心為根本,由現在開始努力持戒,尤其是十善業及各各曾受之律儀戒等,更應謹慎防護不令破犯。現時我們雖未能發真實的菩提心,所以難以馬上進入真正的持戒度修持,但我們可以發起相似之菩提心,而在初級行者之層面上修持戒,這便能令我們于未來具足條件修菩薩之持戒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桑千貝瑪卻闊林 的頭像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