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顯密經論&法語區 (172)
- Jun 25 Mon 2007 16:37
維摩詰所說經1~4卷
- Jun 25 Mon 2007 16:34
地藏菩薩本願經7~12卷
- Jun 25 Mon 2007 16:33
地藏菩薩本願經1~6卷
- Jun 25 Mon 2007 16:31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
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車磲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嶮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Jun 25 Mon 2007 16:3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 Jun 25 Mon 2007 16:29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7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
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七(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 Jun 25 Mon 2007 16:25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0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
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 Jun 25 Mon 2007 16:2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8~9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
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八(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 Jun 25 Mon 2007 16:17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4~6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
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 Jun 25 Mon 2007 16:1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3卷
- Jun 25 Mon 2007 16:05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第四
- Jun 25 Mon 2007 16:05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第三
- Jun 25 Mon 2007 16:04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第二
- Jun 25 Mon 2007 16:03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第一
- Jun 25 Mon 2007 12:51
如何學密~堪布慈誠洛珠開示
- Jun 25 Mon 2007 12:48
大圓滿的加行見地~敦珠法王
無論如何修,俗義諦和勝義諦皆是相依而存在的,就如同方便與智慧、經驗與空性。修習加行即是方便。在最後上師相應法中,上師與你合而為一,禪修安於萬法究竟的本質上。
上師能指出道,並為修行道上的所依,因此在修習任何法之前,我們要先頂禮上師。
- Jun 25 Mon 2007 12:46
各個淨土之間的分別~祈竹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