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山法寶鬘論》


 


扎嘎仁波切著     堪布 索達吉


 


我們如果結交一位對上師與正法具有虔誠的信心和恭敬心,能吃苦耐勞、意志堅強、悲心切切、利他心大的道友,久而久之,自己的功德也會與他並駕齊驅或者勝過他 (她)。與此相反,倘若交往一位秉性惡劣、心不入法、與眾同修道友格格不入的友人,那自己甚至很有可能會變成一位比他更下劣的罪人。我們這些人善妙的習氣 可謂少之又少,而罪惡的習氣多之又多,所以從賢德的好上師、好道友的身上吸取善妙的功德難之又難,而從凡夫惡友的身上沾染不良的過患可謂易之又易,就如同 破衣爛衫投在塵屑中,它不會粘上優質的金銀之粉,反而卻會粘滿污穢不堪的毛髮、灰塵等。《因緣品》中云:“何時何地交,如敵凡愚苦,不見不聽聞,不依凡愚妙。”又如《入行論》中云:“刹那成密友,須臾複結仇,喜處亦生嗔,凡夫取悅難”。


 


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如何棄離作惡多端的惡友以及結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同修摯友。假使自己對結交摯友一竅不通,那麼即便是一位賢良的好朋友,也難對你有任何利益。會不會交友的差別就在於是觀察朋友的過失還是注重對方的功德。無論與任何友人交往,如果總是以審視的目光觀察他的缺點過失,對他的優點功德卻 熟視無睹、視而不見,並且在其他人的面前也是口若懸河地說他有如是如是的缺點,談論朋友的許多過失。這種人就根本不懂得如何交友。


 


擅長交友的人則與之恰恰相反,即使明明看見對方的過錯,也會立即想到這不是別人的過錯,而是我自己的錯覺。舉個例子來說,自己照鏡子時,面容會清清楚楚地現於鏡中,如果看到眼睛瞎盲、滿面皺紋等缺陷,理應知道那顯然不是鏡子的錯,而是自己面部的缺陷。


 


如若自己從不去尋視朋友的過患,而唯一觀察他的功德,那麼就決定不會出現不恭敬的態度,如此也就會避免惱羞成怒、生競爭心以及瞧不起對方等類事情的發生。 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應當懂得如何才能使自己與摯友的情意長久、始終不渝。如果在與道友相處的過程中,一直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的功德上,那麼自己的言行舉止也 會倍加慎重、格外嚴謹,處處小心翼翼而不敢毫無顧忌為所欲為,因為深怕同修道友恥笑譏諷。真正的好朋友能解除自己三門罪業的酷惱,好似妙樹的涼蔭一樣,給 自己帶來受之不盡的利益。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的目光總是盯著道友的毛病,那即便自己的朋友是一位慈悲為懷的大菩薩,他也不會對你起到一絲一毫的有利作用。因為自己只是一味地用刻薄的語言羞辱譏笑好友,而內心從來未顧慮過如此也同樣會遭受對方的羞辱。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若是一位精通與道友和睦相處、關係融洽的修行人會常常將自己看作是有缺點過錯之人,而將道友視為是有優點功德之人。如何將自己看作有 過失的人呢?心裏應當如是觀想:自己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每一天煩惱的熊熊烈火都是彌天漫地,焚燒了所有善業的妙樹,罪惡滔天的毒海洶湧澎湃,淹沒了通向解脫 與佛果的大道,如此下劣的我每一日裏各種煩惱惡業接連不斷地紛紛湧現,長此以往,勿庸置疑後世必然會下墮惡趣,哪里還有像我這樣渾渾噩噩、庸庸碌碌、無所 事事惡貫滿盈的人呢?假設能經常如此內省自己的過失,那麼自相續中的貢高我慢、驕傲自滿的情緒就會崩潰瓦解,也不會對好朋友輕視怠慢。


 


如果發現道友的缺點毛病,也要如此想:我的這位善良仁慈的法友菩薩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過失,肯定是由於自己的心不清淨所造成的一種錯覺。只憑自己的主觀感受 妄自斷定事物的本質就該如此,那比方說,一千個僧人的團體裏,單單憑據他們的身體全部是濁骨凡胎的血肉之軀,說起話來也是大聲嚷嚷並且所說的儘是些世間庸 俗嘈雜的閒言碎語、無稽之談,心中也具有貪嗔癡的煩惱,那麼很顯然,在這些人當中讓你用手指一一來點,說這位是大慈大悲的菩薩、這位是功德圓滿的佛陀、這 位是大名鼎鼎的聖者,恐怕一個也找不出來。這是現量可見的事實。如果說千數的僧眾當中一個佛菩薩也沒有,那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口業嗎?


 


同樣的道理,即便是親眼目睹了好朋友的過失,也無法完全斷定有這樣的過失。如此一定要滅盡觀察別人過失的分別念。請你好好想想:我們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那 些暴露在外、顯而易見的缺點也不能發現,怎麼能一眼就看出別人含而不露、隱藏在內的優點呢?怎麼能妄下斷言一口咬定說他人無有功德呢?


 


我們必須確定自己已能夠做到只見其德、不見其過,方可與道友進一步相互往來。瞭解了如何交友以後,無論與任何法友交往,關係也不能過於親密,甚至密切到依 依不舍、難解難分的程度。倘若如此,在所有的法友中,就必然會有一位特別親密的摯友,隨之而出現的狀況就是將道友分為和睦密切的一方與互不和睦的一方,以偏袒之心將法友分裂開來。對親密的一方貪執愛戀,對不和的一方恨之入骨,與世間人的護親伏怨無有任何差別,這實在是修行人最大的過患。


 


此外,也不應滿懷厭惡地說我與這位法友和不來,便與此人老死不相往來,拒彼於千里之外。由於對興致勃勃地觀察揣摩與自己不和睦法友的過失,才造成這種格格 不入的現象,結果對道友僧眾也會吹毛求疵,尋視過患,從而態度上大為不恭。我們除了僧眾之外哪還有其他的皈依處可尋?因此,對法友僧眾應當一視同仁、和平 共處,對他們滿懷敬意、彬彬有禮,自己舉止應當莊嚴穩重,始終如一。誠如久負盛名的大智者珍吉貢巴曾說:“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雖住何處不應交親友,於誰相觸不怨亦不親,穩重自主即是吾忠告。”所以,與任何人都長久保持一種不即不離的關係,也就是既不過於親近也不過於疏遠。


 


那麼怎麼掌握這種關係的分寸呢?如果你沒有任何關於佛法上的問題要研討,只是心血來潮想和言語投機的人漫無邊際地談論些無聊的話題、為了尋開心而和別人玩 耍嬉鬧,就不要到任何一位道友那裏去;即便是有關於教言引導等佛法上的問題要請教或研討,解決完正法上的事情後也應當毫不遲疑地立即回到自己的禪房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桑千貝瑪卻闊林 的頭像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