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需要灌頂?


耶喜喇嘛 開示


釋妙喜 恭譯


 


 


  我們必須接觸已經完全展現潛能的人,藉以啟發、激勵自己悟道的潛能。每一個密續法本或成就法,都集中在一位禪修本尊,具體表現完全昇華、開悟的心某方面的特質。正如凡庸、自我本位的心,創造出狹窄的環境;本尊徹底開悟的心,也創造轉化了的環境,以便在其間發揮利益眾生的功能。本尊以及衪所轉化了的環境,合稱為「壇城」。如果我們想要內證某位特定的本尊,首先必須由具德的密續上師引介,進入該本尊的壇城。唯有如此,我們後續所修的自我轉化法,才可望成功。


 


 


  每一位密續本尊都有其不間斷的修行傳承。為確保其真實、可靠,這個傳承必須源自一位真正的大師徹底開悟的經驗。進而,這個經驗必須透過相續不斷的行家傳下來給我們,其中每一位都是修成這個本尊法門而證悟的。密續的「續」,意思是「連續」。密續的長處在於,透過行者連續不斷的傳承,保存並傳遞證悟的經驗。如果我們想要轉化自己,就必須透過「灌頂」,和這個不可或缺的傳承建立聯繫。


 


 


  接受灌頂是為了喚醒我們內在某種特殊的能量。透過灌頂,使我們能夠和上師建立親密的溝通,隨而激發我們的潛能,走上密續之道,直到功德圓滿。灌頂是師生分享禪修的行儀;那不是指某位來自西藏的僧侶穿著奇裝異服,即將神奇地賜給你不可思議的力量,讓你能夠主宰蛇蠍!千萬不要把灌頂想成這樣。我們也不應當只注重儀式的外相──祈願、唱誦、搖鈴等。必須了解的是,灌頂有重大的內在意義。


 


 


  灌頂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溝通,取決於弟子內在開放和發展的程度,以及上師的證量;兩方面同等重要。這種親密的溝通,激發我們內在的本性,讓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地修行下去,圓滿自我實現之道上所有的成就。真正的灌頂,只有當弟子和上師雙方都主動參與,才會發生。這是兩個心識分享相同經驗的行儀。唯有如此,才真正稱得上灌頂發生了。


 


 


  接受灌頂不僅是身軀的參與──某時到某地去收受別人交給你的某種東西──內心也要主動參與。我們必須善巧地放下,讓體驗來臨,而不是緊張兮兮地杞人憂天。灌頂以及其中所有的禪修,都是為了把我們導入全覺的經驗,這種全覺直接對治破碎、不滿足、狂熱、二現的心。透過真正灌頂的內在體驗,證悟這種全覺的所有障礙即會消除──不是透過聽聞或研究,而是透過親身體驗。


 


 


  那麼,為什麼稱之為灌頂呢?灌頂是禪修經驗的起點,從此開始以某種方式活化我們的定力、觀力和參透一切諸法實相的洞察力。你藉助這種灌頂的力量,運用本具的智慧、善巧和大發慈悲,使原本存在的東西復甦。  (摘自<<密乘入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桑千貝瑪卻闊林 的頭像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