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朗日塘巴尊者造頌



索達吉堪布 傳釋




頂禮吾等大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大恩傳承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


  一、緣起


  朗日塘巴尊者所造的《修心八頌》歷來都受到高僧大德們的重視和推崇,在國外,達賴喇嘛、貝諾法王及頂果欽哲仁波切等諸大德都多次為眾傳此要法,但他們多是念傳承或稍作解釋,沒有較廣的講解與釋經。在國內的很多高僧大德也極其重視此《修心八頌》,尤其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在所傳講的法要當中,把這部論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在我剛到學院時,曾聽他老人家對僧眾說:「一個人如果想真的修行,首先要精通三部論典,即土美仁波切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頌》、宗喀巴大師著的《三主要道頌》及朗日塘巴尊者著的《修心八頌》。」並規定常住五明佛學院的僧眾必須背誦這三部論典。


  一九八六年,法王如意寶和隨行人員一起朝拜各大名寺。在道孚縣格魯派名寺「日塘寺」特別為寺中格西們講解《修心八頌》時說:「我們五明佛學院歷來重視格魯派和噶當派的論典。當年阿底峽尊者入藏時,有二十五位班智達隨行,現恰好也有二十五位大堪布和我一起到各地朝拜,緣起非常好……」接著,法王令我們二十五位堪布共同背誦《修心八頌》和《三主要道頌》以供養該寺僧眾。


  迄今為止,法王如意寶已經為徒眾傳講了十幾次《修心八頌》,我自己也是在法王處得到了此論的殊勝傳承。

  華智仁波切在著名的《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中講述了一個關於《修心八頌》的公案:

  曾經有一位噶當派的格西「恰格瓦」,從小就依止了眾多善知識,精通五部大論,對新舊密法也相告嫻熟,是位具有很高智慧的大格西。一次,他到甲夏巴格西家中,看到枕邊有一個小經篋,恰格瓦格西拿起來翻閱,當見到「虧損失敗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的詞句,頓時生起猛厲信心,甚覺稀有難得。於是問道:「這個法叫什麼名字?在什麼地方能得到這個法?」甲夏巴格西告訴他:「這是朗日塘巴尊者所造《修心八頌》中第五頌的後半偈,現在他還在世廣轉法輪,他是這個傳承的源泉。」恰格瓦格西立即動身,千里迢迢趕赴拉薩尋找朗日塘巴尊者。一路上經歷了千辛萬苦,到述拉薩後,他一邊繞佛塔,一邊打聽消息。一天傍晚,從朗日方向來了一位癩病患者,恰格瓦格西向他打聽朗日塘巴的消息,病人告訴他,朗日塘巴尊者剛剛圓寂了。恰格瓦格西非常難過,就問是誰繼承了尊者的法位,病人說:「向雄巴格西和多德巴格西是尊者的兩大弟子,但是他倆每天都在為誰做法主而爭論。」此時恰格瓦格西深深感到失望。他覺得如果兩位大弟子真有《修心八頌》的傳承,肯定不會為誰當法主而爭論的。於是放棄了去朗日寺的打算。

  但實際上,兩位大德並不是在爭奪法主,而是在互相推讓。向雄巴格西對多德巴格西說:「您年長請當法主,我會像恭敬朗日塘巴尊者那樣恭敬您。」多德巴格西卻說:「您年輕有為,智慧深廣,持戒清淨,應當做法主。」兩位大德因為謙讓而展開了「爭論」。病人不知道原委,而使恰格瓦格西誤會了。

  後來恰格瓦格西聽說霞洛瓦格西有真正的傳承,於是就去依止了霞洛瓦格西。當時霞洛瓦格西非常出名,每天都不停地轉法輪,隨行弟子很多。

  這樣住了一段時間,關於修心方面的竅訣卻一直沒見傳授。恰格瓦格西心不滿足,對上師是否擁有此傳承產生了懷疑。一次霞洛瓦格西在繞佛塔時,恰格瓦格西將自己的披單舖在上師經過的路上,請上師入座。上師說:「我沒有在外面坐的習慣,繞完塔就回去了,你有什麼事情就講吧。」恰格瓦格西稅:「我曾看見『虧損失敗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的句子,這個法到底殊勝不殊勝?」上師說:「這個法也殊勝,也不殊勝。如果想要今生成佛,這個法殊勝無比;若不想今生成佛,這個法就不重要,也不殊勝了。」「請問您有這個法的傳承嗎?」上師答道:「我確實有此傳承,這是我一生修法中最重要的一個法。」恰格瓦格西請求上師傳授此法,上師脫:『如果你能長久住在我身邊,我也許會傳給你。」於是恰格瓦格西在上師身邊一住就是六年,終於得到了《修心八頌》的全部傳承,並且一心專修,最後斷盡了我執和我所執。



  二、著者簡述


  噶當派格西朗日塘巴尊者(公元10541123),是阿底峽尊者六大弟子中布朵瓦格西的兩大弟子之一。往昔,朗日塘巴尊者曾經發願:生生世世皆以比丘身來渡化眾生。為此,吉祥天女護法神也隨之發願:若朗日塘巴尊者生生世世現比丘相弘法利生,我也發願生生世世護佑他完成度生的事業。以此因緣,朗日塘巴尊者的傳承弟子,都有吉祥天女作為自己的護法神。

  朗日塘巴尊者終生行持清淨戒律,最初於寂靜處修行了很長時間,後來攝受了眾多弟子,為他們廣轉法輪,據說隨行弟子有兩千多人。尊者在朗日這個地方建立「朗日寺」,所以,人們都稱他「朗日塘巴」。

  朗日塘巴尊者終生不露笑臉。僅有一次,一隻小老鼠偷取曼茶盤上的一塊大松耳石時,因自力不足,就吱兒吱兒地喚來一隻小老鼠,兩隻老鼠一推一拉搬走了松耳石。見此情景,朗日塘巴尊者才露出了一生中唯一的笑容。

  因尊者成天黑沉著臉,眾人稱之為「黑臉朗日塘巴」。有弟子勸他不要老是沉著臉,尊者卻說:「想到輪迴中的痛苦,三界之內沒有一個安樂之地,沒有一個歡喜之處,我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

  華智仁波切曾說:「如果要觀想修輪迴痛苦,應該像朗日塘巴那樣,時時刻刻觀想輪迴過患,從內心深處生起對輪迴的無比厭離。」有關朗日塘巴尊者的傳記,在《青史》中有較廣的介貂。



  三、題目


  《修心八頌》不是一部完整的論典。按照從印度所傳佛教經論的行文規則,論文開頭有頂禮句,結尾有迴向文,這是佛教三藏不共同的特點。以此特點不僅可以區分內教和外教的經論,也可以直接從頂禮句中分清經律論三藏,又能從頂禮句中知道作者所屬教派,所依止的本尊等等。而《修心八頌》前無頂禮句,後無迴向文,所以,可以推知這八頌可能是朗日塘巴尊者修行法要中的一個修心竅訣。

  此中「修心」是指觀修自己的心相續。華智仁波切說:「修心修心修自心,以四修法修心者,身口雖無造一善,亦除解道外無趨。」所以,修心法要是整個佛法中最重要的修法。

  此八頌亦是八個法要,是大乘菩薩律儀中的修行竅訣。也是根據阿底峽尊者、布朵瓦格西的菩提心竅訣為基礎而作的。八個頌詞雖各成一體,然而次第分明,完整地形成了一個修心法要體系。



  四、頌義



  第一頌 恆懷珍愛


   我於一切有情眾,視之尤勝如意寶,

   願成滿彼究竟利,恆常心懷珍愛情。


  每個真實的修道者,都應該具足這樣的心願。我將遍三界一切有情,流轉輪迴的無邊眾生,看作是比如意寶還殊勝的珍室。因為,如意寶只能賜予我們暫時的利益——財物寶貝,卻不能賜予我們最大的利益——究竟涅槃。而依靠眾生這個唯一殊勝的福田,種下菩提的種子,我們就能收獲世間的暫時安樂和出世間的究竟安樂之果實。

  比如六度中的布施度,如果沒有眾生,就不會有布施的對境,我們也就沒辦法進行布施了。又比如持戒度,煩惱是因眾生而起的,如果離開了人,又怎樣以持戒來對治煩惱呢?再如忍辱度,寂天菩薩說:「無害忍不生。」如果沒有眾生的怨恨,就不會有所修的安忍,也就不能成就安忍的功德。依此類推,精進、禪定及智慧度,都需要依靠眾生才能圓滿。所以,如果沒有眾生,就不能成就六度萬行,要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只能成為一種奢望了。

  因此,我們在修行中,應該滿足眾生的願望,包括暫時乃至究竟的願望。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對眾生懷著愛護珍惜的情意,這樣的修行者才具足真正大慈大悲之心,這也是菩薩乘的精神——菩提心的真實顯現。

  往昔噶當派的大德們,如朗日塘巴尊者那樣,具有高尚的品德,賢善的人格,這是當今修行大乘者所應努力學習的。否則,成佛作菩薩只能成為空活。如今社會,無論是學佛的人或不學佛的人,大都缺乏高尚的人格,更不用說大乘的大慈大悲心了。實在可憐!

  在學佛人當中,有些在對待眾生的態度上不正確。他們一方面時常對眾生發嗔恨心、生厭離心,把眾生看成仇敵一般;另一方面又對諸佛菩薩心懷恭敬。寂天菩薩在《入善薩行論》中說:「敬佛不敬眾,豈有經教言。」只恭敬佛菩薩不恭敬眾生,佛法中哪裡有這樣的教言?寂天菩薩以反向的形式批評了我們這種不正確的行為。

  實際上,對於「滿眾生願,對眾生恆常珍愛」這樣的大事不能做到,雖然四處求學佛法,其修行也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佛經中有個公案說:往昔有父子二人,共同擁有一個如意寶。一天,父子二人到一個地方去,路途中父親累了,想睡一會兒,臨睡前對兒子說「你將如意寶收藏好,在我睡著以後,千萬不要將如意寶給任何人。」父親很快就睡著了。這時果然來了幾個小偷向這小孩要如意寶,孩子說「父親說了,如意寶不能給任何人。」小偷們於是拿了一些糖果給他,並說:「這個如意寶對你沒有什麼用,糖果卻可以馬上吃,不如我們交換吧。」小孩終於把如意寶交了出去。

  父親醒來,聽說兒子因為幾個糖果已經把如意寶捨棄了,心裡非常傷心與失望。

  學佛也是如此,如果把最重要的地方捨棄了,雖然得到了一些微利,也沒有多大利益。比如,平時見這個眾生不好,那個眾生不順眼,對他們生起嗔恨,捨棄了菩提心,這樣的所謂修行,最多只能得到小小的功德。

  所以,我們應該多閱讀噶當派以及印度、藏地、漢地古今中外的高僧大德傳記,看他們是怎樣對待眾生的。以此可知,這一頌是修行大乘法門、利益眾生最究竟、最殊勝的竅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桑千貝瑪卻闊林 的頭像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