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供煙供很殊勝,但多殊勝?佛法的殊勝,我們凡夫沒辦法形容,佛法的功德,只有諸佛可以體會。《普賢行願品》提到,佛法的功德如果是一個具體的東西,這個世界也放不下,是無量的,不是具體的,是相對的。
我們是凡夫,有各種執著、貪欲、煩惱、怕失去、期望,不滿足的事很多,心裡轉不過來的事也很多。不管怎樣,當一個凡夫的立場,要懂得消除業障和累積福德資糧!這是我們要知道做的事,但是要怎麼做呢?類似今天的煙供火供,也是其中一個“消除”和“資糧”的法門。
那一定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嗎?一定的!因為我們是凡夫、凡人,如果是一個證量很高的修行人,就不需要,因為他超越了,像密勒日巴從來沒有修過煙供、火供。我們是凡人,一定要透過很多行事、儀式表達,這是凡人的修行方式,也一定要這樣做!不能說像有些書上寫的:一切如夢、沒有正式存在、都是空性、沒有好也沒有不好、沒有眾生的存在、沒有佛的存在、沒有淨土、沒有地獄..... 這是《中論》的講義。問題是我們是“凡人”,不是《中論》裡面所講的人!我們是有貪念、憎恨、嫉妒、傲慢、煩惱充滿的人,這是我們自己。所以凡夫的立場,一定要透過各種行事“消除業障”和“累積福德資糧”!如果沒有“消除業障”和“福德資糧”,絕對沒有辦法達到一般所說的“輪回涅槃不二”、“明空不二”、“自生對生不二”。要達到這種境界,“消除”和“資糧”很重要;如果沒有這樣,絕對不可能有究竟!
煙供火供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是我們做一個“供養”或“佈施”,不要考慮“效果”好不好。一般我們凡人的思想是今天一百塊供養出去,效果可能不太好,我要一百一百累積起來到一千塊再佈施出去效果可能比較好。一般人看“效果”,但資糧的過程不能看“效果”,要看有沒有恭敬心、捨得心,重點在這裡!佈施看“效果”,還是沒有捨得心;累積“效果”的佈施,慢慢會要求名譽、讚歎,要求會愈來愈高。所以六度波羅密的“佈施”,《解脫莊嚴寶論》提到——不要累積起來“佈施”,修行在當下,每一時刻都在“佈施”中,甚至念一次六字大明咒的功德都要佈施六道眾生,不能累積起來,“發願”和“回向”是同時一起,不一定要累積到什麼程度,累積不能看“效果”的。真正的“效果”是有沒有增加捨得心、對三寶的恭敬心;拿到什麼馬上想到三寶,如果有這種心態,這個時候,供養的“效果”就出來;拿到什麼馬上想到佈施給眾生,那個時候,佈施的“效果”就出來。真正的“效果”是從這邊看,不是表面看,要看內心有沒有真正的成長。如果真能這樣,我相信每個月在這裡修煙供火供,真能讓我們消除業障和累積福德資糧;結果是慈悲、智慧增長,煩惱、執著減少,這樣一來,疾病、痛苦、壓力、恐懼沒有了,心情也好了,什麼都會好,會好的原因是培養慈悲、開智慧、消業障、增加資糧。慢慢的不好會沒有,沒有的原因像房子暗和亮的情形,有時有暗,有時有亮,暗的時候亮不見,亮的時候暗不見。亮指福德智慧資糧,沒有福德智慧資糧的亮,是一刹那而已,像黑暗裡的一個打火機而已。眾生都只要求解決暫時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我執、無明、煩惱,相對上需要福德智慧資糧,煙供火供可以達成這些目的。
但要怎麼做呢?要有很正確的動機、發心,很重要!有正確的動機、發心,行事怎麼做都是好的!否則把好的東西燒掉,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覺得很浪費。為什麼會變成不浪費?是我們的動機和發心,反而變成資糧,變成功德可以回向給眾生!
我們平常很忙碌,沒有時間做功課累積資糧,就好好把握每月這個共修的機會;同時我也會接到電話、簡訊要求對某人做回向,大家滿有期待,這是眾生的因緣,所以我會繼續修下去。但是因緣合和的事,誰也不敢說永遠或生生世世,所以要珍惜當下的因緣。
問答錄
問題一:請問在火供時,為什麼要一直持誦“嗡阿吽”?
突托仁波切:我簡單的回答。在我們儀軌開始念“嗡阿吽”,從“咕孫達巴孽吉俠也速”開始下來四行,看中文解釋應該可以瞭解念誦“嗡阿吽”的用意。 “嗡阿吽”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的種子字,也是所有咒語的種子字,代表所有本尊的咒語。
在火供時,以完全清淨的身口意來持誦“嗡阿吽”,觀想無量供品,供養無量諸佛,供養法、報、化三身。這些供養功德,回向給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冤親債主,袪除我們學佛道中“見修行”的障礙。
這樣,圓滿會是無限的!
問題二:請問如何培養對佛法無上的信心?
突托仁波切:這要靠福德資糧,除了福德資糧,無法生起無上的虔敬心。虔敬心首先是靠三種信心(深信的信心、嚮往的信心、清淨的信心)慢慢累積福德資糧。一般是講對三寶要恭敬、有信心,只有在無上密法才提到虔敬心,虔敬心的物件是上師。在無上密法裡,法、報、化三身的總集是上師,除了上師,沒有佛;十方諸佛也是上師,三根本尊的總集,還是上師;除了上師,找不到佛!有虔敬心,要成就大圓滿、大手印就非常靠近!但是我們的虔敬心是刻意的,有用嗎?當然有用!因為眾生是先要有刻意、有故意,譬如供養、消災、祈福做很多行事,行很多善,在日常生活中對三寶恭敬、有信心,慢慢達到這個境界。一個人福德資糧達到一個階段,才能生起無上的虔敬心!
問題三:如何在家裡修持煙供?
突托仁波切:現在市面上賣的煙供粉,裡面都有附修持說明,照著修就可以了。 但我要說明的是,煙供是中文的說法,藏文不講煙供,而是講“桑”和“餗”。
“桑”有“煙”,用檀香或很香的樹木或藥材燃燒,有“香”。
“餗”是一個“味”,聞到那個“味道”;“桑”是聞到那個“香”,愈香愈好的意思,當然這個“香”是自然的東西燃燒的。
“桑”又因供養物件不同,燒的東西也不同,譬如對神祇或龍族就有區別。這些大部分在室外做。“餗”又分“素”的和“葷”的兩種。“餗”一定是我們“吃”的東西,不是要有“香”,是要有“味道”,像我們吃的植物磨成粉去燒,裡面可加些甘露丸等等。“桑”和“餗”的區別在這個地方。“餗”分“素”的和“葷”的。因為西藏有些地方,習慣在神的節日,用雞啊羊啊,或血、肉來祭祀,有一點佛教,又像當地信仰的味道。一些上師為改變他們的行為,以煙供表達,不直接殺生,所以供品裡面會加一些已死掉的動物的油。當然一定在室外做,不過這部分不會常常做。
“素”的煙供也一定在室外做,大部分煙供都在室外做的。因為“煙”要融合在虛空、空氣中,佈施給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虛空無限,融合在虛空中,表達無量的供養,所以不能在室內做。“上香”不一樣,“上香”不能代表煙供;“上香”是“上香”,“煙供”是“煙供”,修持儀軌也不一樣。“上香”對象是三寶、三根本尊、護法。“煙供”供養對象是上師、本尊、護法、世間的神、龍族等等。“餗”的時候,可能是諸佛菩薩、本尊、護法、六道眾生、中陰身的眾生、冤親債主。
佈施和供養對象不一樣,念誦儀軌也不一樣。譬如人過世四十九天,我們會做煙供,這個煙供一定是“餗”,素的“餗”。念六字大明咒、大悲咒、或中陰解脫咒語,念六字大明咒比較多。其他煙供念的咒語不一樣。
臺灣賣的一包一包的煙供粉,內容什麼都有,沒有分“桑”和“餗”。內容很豐富,但豐富不代表好,應該修什麼法,需要什麼樣的準備,有一定規定,要配合。 這不能說執著,因為眾生執著才需要福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