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授:堪布卡塔仁波切
翻譯:楚村桑伯
本開示由美國福德海雙月刊編譯小組成員楚村桑保師兄翻譯,由福德海雙月刊授權《噶瑪噶舉中國論壇》發表。未經同意,請勿增減修改,以示尊重版權。
堪布卡塔仁波切於July 17,2002 在康州Hartford KTC中心根據第十五世大寶法王所作 《甘霖澤被有情---大悲觀音觀修與咒語持誦論疏》對“大悲觀音修持儀軌-----利益遍虛空有情”做講解。本文僅節錄根本頌部份的講授, 關於七支供養及悲切祈請部份請參考英文翻譯。
由於觀世音菩薩是藏人修習的主要本尊,因此也有許多不同的法本,有的很長很繁複,有的就像這本這樣簡明厄要,但是在這眾多法本中,被公認為最有效也最具加持力就是目前我們用的這本“利益遍虛空有情”,因為它是由觀世音菩薩所化現的大成就者湯東嘉波尊者所作的。
以上是對這個法的介紹,指出這個本尊的特質及重要性。實際的修習方法將分為六項來解釋。第一是前行,包括皈依及發菩提心。第二、三是正行。第二是觀想本尊,第三是誦咒,第四、五是結行,即以顯相為道及回向功德。第六是指出此法的利益。
這六項的第一項是皈依和發菩提心,是正行前的準備,為了要皈依,首先要觀想皈依的物件,想像你面前比你稍高的虛空中,在一片彩虹及光華中現出觀世音菩薩,形相上為觀世音菩薩,但是本質上是你的根本上師,你最有信心的上師。
這觀世音菩薩,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的總集,也是一切上師、本尊、護法的總集,簡言之,就是以單一的形相代表一切能為眾生帶來現前及永久利益的物件。你想著在這與上師無別的觀世音菩薩前,你帶領六道一切眾生來皈依,你是主要的求皈依者,但是同時其餘三類眾生—敵、友、非敵非友—也都來求皈依,也就是你喜歡的、討厭的,或沒有特別感覺的眾生,換言之,就是六道一切眾生都來求皈依。
簡言之,觀想六道眾生無一遺漏的全部聚集在你面前而被觀世音菩薩所護祐,以至誠的身、語、意來求皈依。就身而言,雙掌合什在心前保持恭敬的姿態。就語而言,不斷的念誦皈依文,而心則全神貫注于對觀世音菩薩的虔敬以及渴望得到救護。
你以三種態度來求皈依。第一種是信心,基於相信觀世音菩薩確實有能力救度你及所有眾生而將你自己完全託付給觀世音菩薩。第二是動機,不光是知道觀世音菩薩有能力救度,而且希望得到救護而想“我真正的希望您的救護”。第三是肯定心,就是肯定你真的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護,以這三種態度—信心、動機、肯定—念誦法本前面的皈依文,來向觀世音菩薩作皈依。
以這種觀想及態度,你念誦法本裡第一個偈的前二句皈依文,這第一個偈子包含皈依及發菩提心兩項。在這個法裡通常是當作一個四句偈來念誦,但是它們是分開作兩項來解釋。
前二句是: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它的意義是你與六道眾生皈依諸佛、佛法以及殊勝的僧團一登地以上的菩薩及聲聞羅漢,也就是說你及所有眾生一直到成佛為止都皈依三寶,可以隨意念若干遍,通常在共修時與發菩提心文一起念3遍,你也可以念7遍、21遍。
傳統上,這種文句都是念誦奇數遍,原因是奇數帶有一種沒有終止的意味,就好你開始做某件事而沒有結束它,這被認為是吉祥的,因為這也象徵著這不是你最後一次念它,若你念偶數遍,就好似你決定不再念它了,已經結束了。
當你念誦皈依文時,應當想想從此刻起,我與所有眾生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護祐。在念誦時,將心安住在你已經得到救護的信念上。同時,你也要如後面二句所說的生起菩提心,在發菩提心時你的注意力主要在於所觀想你在面前的六道眾生而不在皈依的物件上。也就是說在你念發菩提心文時,六道眾生是你主要的關心的對象。
發菩提心時最先想到的是有為了利益所有的眾生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意願。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曾歷經無數次的轉生,所以你與每一個有情間也就有許多不同的關係,因此之故,我們可以確定每一有情皆曾經對你有極大的恩惠,沒有例外,首先當如此思維。
其次要想到那些曾經對你有極大恩惠的有情都希望獲得同樣的東西,他們都希望快樂,希望沒有痛苦,但是雖然這是我們通常的願望,但是由於無明,我們卻不知道什是快樂的因,什麼是痛苦的因。當我們致力於獲得快樂免于痛苦時,我們不去做會導致快樂的事—善業,也不知道避免會導致痛苦的事—不善業,反而傾向於許多不當的行為,誤以為那些會帶來快樂,回避許多善行,誤以它們將令我們痛苦。
這意謂著我們的願望和我們所得到的結果常常相左,因此,由於他們的行為所致,一般而言,輪回海裡的眾生皆沉沒於極端的痛苦中,特別是在下三道裡的眾生更是如此,而且他們也不會自動的跳出輪回,輪回不會自己停止,思維這些曾經對我們有極大恩惠的眾生由於不知道什麼是善行而處於極端的痛苦中,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而且他們也不會自己發現,所以他們不知道善行是導致快樂的因。如此思維而發出“我將置一切眾生於佛果”的心願。
為置眾生於佛果,你自己要先證得佛果。因此你瞭解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將證得佛陀的果位”,在這裡則指觀世音菩薩的果位,一旦獲觀世音菩薩果位,“我將如觀世音菩薩一般的利益眾生”。此時你思維雖然我現在還不能救渡一切眾生,但由於往昔的善業及願力,我這一生得以修習將來能救渡眾生的法門。我將把握這個機會精進修習圓滿觀世音菩薩之果位,而且如他一般的渡眾生。由於思維眾生現在的情形而產生這種要獲得觀世音菩薩果位並且在輪回未空前一直如他一般的救渡眾生。簡言之,由於這種強烈的動機,你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毫無造作至誠深心的受菩提心戒。如此思維同時念誦第一偈的後二句,這二句是:由觀修及持咒的功德,為利眾生我願成佛。
法本裡的文字是“我以佈施等……”,這裡指的是六波羅密。它們兩個是一樣。在這論裡講得比較明確,因為你的目標是成就觀世音菩薩的果位,成就這果位的途徑(基本)是修習這個法來救渡一切眾生,觀想這個本尊,誦他的咒,以及最後安住於無念的靜坐。
利用這些字句,你決心要獲得佛果然後帶領所有眾生登於佛果,如此來發菩提心,菩提心跟一切其他的發心或慈悲心的差別在於兩項特徵,第一是在方便上的寬廣,第二是在智慧上的深邃。
菩提心的寬廣是指希望所有眾生皆得安樂且願意為眾生帶來安樂,而且這個願望的物件是無分別的,不分敵友親疏,不分貧富貴*,也就是說這個願力不是只對某部份的眾生而已。
菩提心的第二個特色是它深邃的智慧,事實上你要帶給眾生的不是會改變的或會消失的暫時的安樂,而是不會改變的,永久的究意的安樂,是佛果,這種要帶領眾生到這種永久的、完美的、不變的安樂,就叫作菩提心,或覺悟心。這是我們平常不會想到的,這也就是為什它是經由傳授或學習而來的。
在念誦皈依發心文若干遍後,你觀想面前虛空中的觀世音菩薩—本質是你的上師—身上放光,這光照射到所有你關心的眾生身上,也就是你自己及所有眾生,立即消除他們所有的惡業,所有煩惱,所有的痛苦,它不光是消除他們現在的痛苦,也消除那些會導致未來痛苦、過錯的因,使得眾生都得到安樂。然後你觀想這皈依的物件—觀世音菩薩,化光融入你自己,使得你的身、語、意與觀世音菩薩的身、語、意完全相融,無法區別。使你實際上能幫助眾生的能力大大的增加。
六項裡的第二項是觀想本尊,這也是正行裡的第一部份,首先你觀想自己仍是平常的形相為六道眾生所圍繞,就好似在皈依的部份觀想的一樣,若你不歡喜觀想各道的眾生如地獄道、鬼道及不同的動物等等,你可以觀想他們為人類的形相,在這裡是可以如此做的。
在每一眾生頭頂上皆有一朵盛開的白色八瓣蓮花,這是一朵完整的蓮花,包括花莖、花瓣、蓮蓬,在蓮蓬上有一片圓形的白光代表月輪,這月輪並沒有堅實的表面或實質,只是一個白色的光碟,好像無瑕的滿月。在月輪上有一直立的“啥”字(藏文),這“啥”字的顏色是明亮的白色。也就是說一個“啥”字形狀的明亮白光。這個由白光構成比珍珠還明亮的“啥”字,是十方一切諸佛的力量、特質及功德的總集。如此你首先觀想在你及一切眾生的頭頂上各有一蓮花、月輪及啥字,然後觀想從你及一切眾生頂上的“啥”字放出無量白光就像月光,只是更明亮,這些光射向十方佛土,對一切諸佛及菩薩作悅意的身、語、意供養。然後這些光觸及所有眾生,立即消除所有疾病、困擾、迷惑及惡業。實際上這些光充滿宇宙,包圍六道一切眾生,而且卻除各道的痛苦而置他們于安樂境。
這些光作兩種事情,一是對諸佛菩薩作供養,另外是消除眾生的苦及致苦之因。當對佛菩薩作供養時,它收集了佛菩薩的加持—以光的形式表現—加入了原來的光線。當收集了佛菩薩的加持及清淨了所有眾生之後,光線同時收攝回到你頭上及所有眾生頭上的“啥”字。當所有光線攝入“啥”字後,每個“啥”字在一瞬間同時轉變成觀世音菩薩,現在,在你及每一眾生頭頂蓮花月輪上都坐著一尊觀世音菩薩,不再是“啥”字了。
觀世音菩薩的像仁波切頭上唐卡裡所畫的一般。首先,他是由光所形成,雖然極端的清晰生動,但沒有實質。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就像唐卡裡的畫相,但他是由光所構成,雖然栩栩如生極為清晰,卻沒有實質。他的顏色如太陽照射的雪山般潔白燦爛,他明亮的白色的身體射出白黃紅藍綠五色光芒。這些光充滿宇宙,尤其是充滿了諸淨土,敦促諸佛菩薩利益眾生。
這些五色的光芒也遍及六道眾生,消除他們個別的痛苦而置他們于安樂的境界。觀世音菩薩露出一種笑容顯現他對你及一切眾生的慈愛及歡喜,這種慈愛就如同一個母親對她的獨生子的關愛一般。但是在這裡,他是對一切眾生都如此,而且 這種關愛,不光是表現在他的笑容,更表現在他的眼神,他的眼睛恒常的看著一切眾生,從來沒有閉上過,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他有四隻手,上兩手合掌於胸前,下麵兩手的右手持白色透明水晶念珠,左手持一朵八瓣白蓮花,他穿著漂亮的絲綢的衣服,他的上衣是有金線刺繡的白綢衫。他的上裝還包括一條絲巾,這絲巾的顏色不很明確,通常描寫為藍色或綠色,或介於兩者之間,它也有金線刺繡的裝飾。他的下身穿著金線刺繡的紅絲裙,他也有很多的珍寶,是用一般認為全世界品質最好的瞻布河裡的黃金做的。這些金飾大部份都嵌有珠寶,這些是天界的珠寶,比世間的珠寶更華貴亮麗。
首先是寶冠,戴在前額髮際,為含五個水滴形嵌有珠寶的金飾。第二件珠寶是耳環,也是鑲珠子的金飾。接下來是三條項煉,第一條沿著脖子的下沿,第二條長達胸際心輪部位,第三條幾乎長達他的腰際。在他的上臂、手腕、腳踝都有環飾,在他絲裙上端有一條金色的腰帶,腰帶上有金飾所成的煉子懸掛,這些金煉如網狀的交織。金煉尾端有金色的鈴,當他移動時會有鈴聲。所有這些衣飾珠寶非常美麗,合宜,也就是說完全的適合他。雖然是非常的美麗珍貴,但不會給人一種做作或過分的感覺,一切看起來十分完美。另外他還有一件由一種像羚羊的動物的皮所做的衣飾,但不是以一般的方式來穿,只是搭在左肩上,遮住他的左胸,這是塊金黃色的獸皮,這動物的梵文名字叫克裡斯那沙哈,它的外形似羚羊,現在已經不存在。關於這種動物的特色,可以在佛陀過去生的歷史裡看到,在很久以前佛陀轉生為這種動物,由於他的菩提願,任何其他的動物或人類看到它都會息去嗔念,完全的平和,所以這代表觀世音菩薩具有消除眾生嗔心的能力。為什麼要覆蓋他的左胸?因為乳房是代表哺育的能力,是產生乳汁來餵養嬰兒的地方,所以在此是代表他有撫養眾生的能力。用來製造他所穿戴的寶飾的黃金跟轉輪聖王身上所穿戴的一樣,這種金子的質料代表他不光只是世間的王,而且是已經完全開悟,也就是在金剛乘裡說的十三地菩薩或金剛持果位。他的長髮大部份往上紮成一個頂髻,頂髻上也有金飾,就像畫像裡的一樣,其餘部份下垂披於肩上及背上,在他的頭上,坐著紅色的阿彌陀佛,現化身佛相,雙腿結金剛跏趺座,雙手結等持印。
以阿彌陀佛為頂嚴指出阿彌陀佛為觀世音菩薩所屬蓮花部的部主,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化現,觀世音的雙腿也是如阿彌陀佛般結金剛跏趺座,在他背後有一個白光所成的月輪,就像椅背般直立,但是他並不倚靠在它上面。
你觀想這種形象的觀世音菩薩在你及每一眾生的頭上,你瞭解觀世音菩薩並不光是觀世音菩薩,他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單一形相的化現。以上是觀想本尊的第一部份,你想到觀世音菩薩是一切皈依處的總集,就像前行的部份一樣,如此思維,你念誦接下來的幾個偈,這些偈簡略的描述我們剛剛講的這一段,你一邊念,一邊觀想,盡力把本尊觀想清晰,如此,你慢慢的唱誦這段描述本尊的偈語,同時按照它所描述的來觀想本尊形象的各個細節。以上就是六項裡的第二項:觀想本尊。
接下來是第三項:咒語的念誦。這分成二部份,第一部份是以祈請來引動本尊的悲心,第二部份念誦本尊的咒同時作光的放出及收攝,讓你的身、語、意沉浸於本尊瑜珈。第三項的第一部份是祈請,與前面一樣,你繼續觀想與你的根本上師無二無別的觀世音菩薩,在你及每一眾生頭上,並想你與一切眾生完全專注的齊聲對本尊祈請,以完全信任觀世音菩薩,完全倚賴觀世音菩薩的心情,請他救渡我們出輪回同時置我們于圓滿佛陀的果位。以這樣的態度,你重覆的念誦下列四句祈請偈:“尊者無瑕白淨身,圓滿佛陀頂上嚴,慈眼恒常視眾生,觀音尊者我頂禮。” 你隨意念誦100遍或21遍或7遍或3遍,比念誦的次數更重要的是你要念到你的感觀改變了,在團體共修時通常念三遍。
這樣做的原因是若你以將一切福祉完全託付給本尊,相信本尊一定會照顧你的態度來祈請,經由如此的祈請,你對周遭世界的感觀會有某種程度的改變。你重覆念誦祈請文,同時想著六道一切眾生也一同祈請,而且這祈請的功德是不虛的,若如此來祈請,觀世音菩薩的護佑是絕對不會落空的。(這裡注疏中只提到你可以附加任何其他有大加持力的祈請文)最後兩偈結束了祈請的部份,第一個偈是關於你自己,並不是祈請如何來利益你而是一種發願,說到你將要做什麼事,請觀世音菩薩加持令你的願望得以實現。你說:“願我生生與世世,所作皆與觀音同,濁世眾生得渡脫,六字明咒揚十方。” 換句話說,願我生生世世能如觀世音菩薩一般的救渡娑婆眾生,如此“願我將六字咒傳播十方”,這裡六字咒指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咒“嗡瑪尼悲美吽”,你所說的意思是:經由六字咒的傳揚,咒語的念誦,以及你自己對這個咒的修習,願你使得六字咒響遍宇宙,也就是說:經由教授觀世音菩薩的法及咒語“嗡瑪呢悲美吽”,願你使得佛陀教法的精華傳遍宇宙。這是希望你有能力利益眾生的願。最後一個偈“願以祈請之力,尊者,願我的弟子們都深信因果,致力行善,願他們也都為利益眾生而受持佛法。”
這個偈是針對你自己的事業的祈願,願我如您一般,且所行也如您之所行。這裡,你甚至更超越這點而說:願因我如您之所行,使得其他眾生也受影響,願他們之所行亦如您。因祈請觀音之力,願所有受我影響之眾生,成為我的弟子,深信業果。換句話說,願他們能通達業果而樂於善行,願他們也受持佛法,因此也有能力利益眾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