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種障礙

  貪戀世俗、缺乏信心及渙散,
  這三種障礙的背後,
  包括所有的禪修要點及精義。



  禪定是覺知心(1)的本性,這種覺知是我們必須達成的最重要課業。


  一般人把一切化現形式分為兩部分:“內”——身,及“外”——現象。但是,一切事物都受心的支配。俗話說,身的本質是人。這表示身不是心的本質,心才是身的本質,身只是心的支持物。就一輛汽車而言,諸如顏色、形狀、大小等外在的元素,並不是精髓元素。汽車的精髓元素是引擎。同樣的,人的“引擎”是心。這就是為何了解心到底是什麼,是如此的重要,而且唯有透過禪修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在禪修道路上,我們會發現三種必須克服的障礙:
  ·貪戀世俗。這是由於我們相信現象——我們的身體、實質物品等——是恆常的、真實的、令人滿足的。
  ·對佛法及傳法上師缺乏信心,不相信佛法是唯一能契入自心本性知識的方法。
  ·渙散。我們的心因而不斷地被感官的對象物所攫獲,不往內求。
  若不克服這三種障礙,我們就不可能禪定。


 


  貪戀俗世
  要克服對這個世界(包括我們的身體及物質)的貪戀與執著,首先必須去除“外物具有真實性及獨立存在性”的信念。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切現象不但沒有恆常不變的真實性,而且每一剎那都在改變。它們的本性是虛幻、無常的。


  讓我們先思量一下自己的身體。從我們受胎的那一個時刻起到現在,它沒有一剎那不在改變。從任何一秒鐘到另一秒鐘,它從未保持完全一樣。起初,胚胎在母親的子宮裡發育成形。出生之後,我們的身體逐漸由嬰兒成長為幼童,由幼童變為青少年,由青少年變為成年,不斷依成長過程而轉變。轉變為成人之後,身體變得強壯而穩健;接著,步入老年期之後,身體就衰退了。當活力完全耗盡時,身體就死亡了。這個老化過程以出生和死亡為界線,它的進展不是突然的。而是經由日、月、年相續累積而逐漸改變。它是受到連續不斷的改變過程所控制的一種現象;在過程中,每一剎那都造成不同於前一剎那的改變。


  外在世界的物體也受到同樣法則的支配。以房子為例:由於沒有意識到無常極其微細的層面,在我們印象中,房子數年如一;它和昨天一樣,和上個月也一樣。然而如果仔細加以審察,我們會發覺它的構成分子從未停止改變;事實上,這個房子已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即使是現在,從這一剎那到另一剎那,這種改變都在發生之中。自建造的那一天起,這棟房子從未停止老化。當變得完全無用的那一天來臨時,它就會倒塌為廢墟或被摧毀。它的毀滅是由每一剎那都在發生的一系列改變所導致的。


  外在世界的一切現象,都同樣受到這種過程的支配。開展對外相及身體之無常的覺知,可以減低我們對此生、此世的貪執。


  從其他方面來說,我們深信現象能夠給予我們真正的快樂,不論那是美麗的造型、和諧的聲音、愉悅的氣味或甘美的味道。這種信念是我們領執的根源之一,但它並沒有根基。只要仔細審察如此獲得的快樂,我們就可以知道它並不是真正的快樂。由於自性如此,它不時在改變。即使最初顯現的是快樂,它遲早都會轉變為痛苦;這種威脅性是永遠存在的。


  譬如現代科技才剛起步時,住在鄉村的西方人家中並沒有任何舒適的設備。由於城市的物質發展進步較早,許多人寧可遷移到城市,逃離鄉村的艱苦生活。電力、自來水、漂亮的傢具等等,被認為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帶來快樂,吸引人們向城市遷移。然而,當人們習慣於這些舒適的物資時,快樂的感受就逐漸降低,以致於一度顯得極為令人愉悅的東西,最後變得索然無味。如此,許多住在都市的人寧可離開城市,重新捕捉比較純樸的鄉居生活——沒有繁複的格調、沒有地毯,幾乎沒有舒適的設備。此外,也可以看到一些人不欣賞現代傢具的優雅,四處搜尋老舊的手制桌子及櫥櫃,有些甚至搖搖擺擺得快要解體。由於無常,這一瞬間的快樂很容易就變成另一瞬間的不快樂;我們可以說一時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它一點也不絕對。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把世界的一切樂趣和快樂比喻為“在鋒利的刀刃上舔得的蜂蜜”——起先,我們欣然地嘗到蜂蜜的甘甜,接著,很快就割到舌頭而感到痛楚。即使不提佛陀的這一席話,只要看看自己的經驗就足夠了;由樂轉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經驗。如果真正了解這一點,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貪戀與執著就會減低。


  最後,雖然我們認為在世界的現象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它們缺乏真實性,只是我們自心所投射的影像而已。以夢為例,我們可以了解雖然現象並非獨立存在,卻在我們心中顯現為外在物體、風景、房子及人。這一切都出現在夢裡。不僅如此,當它們出現時,我們還產生愉悅或不悅的感覺。一切似乎都很真實,雖然這只是我們的心造作出來的。我們每天經驗到的這個世界的現象,也是一樣。即使是很難感受到這一點,至少可以了解:我們歸諸於這個世界的某些特質,事實上是由我們的心造作出來的。


  例如,沉陷在極大的痛苦或不快樂之中時,我們可能會認為所遇見的人都對自己懷有惡意,或具有侵略性。暫且讓我們想像自己非常不快樂或火冒三丈。此時,即使有人請我們在一個怡人的地方吃一頓美味的大餐,我們不會覺得這一餐很美味。相反的,如果我們很快樂,姑且不論是什麼理由,這時即使在一個不怎麼樣的地方吃一頓普普通能的飯,它也會顯得很可口。味道好壞不在於餐飯本身,而在於心加諸於它的特質。由此,我們至少可以稍微了解外在現象如何取決於自心。


  了解一切都是無常的,快樂會轉變為痛苦,同時一切現象都缺乏真實性而只是自心的投射,可以讓我們克服禪修的第一種障礙——對這個世界的貪執。


 


  缺乏信心
  禪修的第二種障礙,是對佛法及上師缺乏信心。要開展信心,首先必須取得有關的資訊,聆聽上師的開示,然後仔細思考及檢驗這些資訊。若所聽取的似乎值得投入,我們心中就會升起一種初步的信任。


  讓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一個病重的人希望得到適當的治療而獲痊愈。他會先聽取其他人的意見,根據他們的建議選擇一位醫師。他並不確定那位醫師及療法的價值,只是擁有偏向肯定的看法。這就是信任的開始。他會考量道:“由於每個人都很推崇這位醫師及他的醫術,我覺得我會在這兒得到最佳的治愈機會。”


  於是這位醫師開始替這位病人診療,並且指示他遵循某種療法一段時間。如果病人在使用這種療法幾天之後,開始感到病況改善,體力恢復了,痛苦也減低了,那麼他不但會有肯定的看法,信任也會增強。最後,如果他完全痊愈了,他對這種療法的價值及這位醫師的能力,必須會堅定不移的信心。


  輪迴的一切眾生就像是病人,佛法則如同療法,教導佛法的上師則是醫師。如同我們必須服用藥物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斷定它的價值;我們必須修持佛法及禪定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它能帶給我們什麼。僅僅聽到或得到資訊,並不足夠;雖然那也是必要的,但這種情形就如同得到某種療法卻不加以應用一般。


  修持佛法必定能使我們受益。某些人期待自己很快就有進步。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在很短的期間內就能得到正覺,拔除痛苦的根,並嘗到很快樂。但事實很快就會推翻這個想法。由於尚未得到期盼的結果,他們可能會貿然地告訴自己說:“我看不到什麼進步,這個方法必定不是很好。”顯然,重大的進步不可能這麼快就產生。然而,修持佛法確實能導致可見的改變。只要是實際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都會體驗到這些改變。


  藉由吸收資訊以及極為重要的實修,信心及信任自然會升起,而克服第二種障礙。


 


  渙散
  我們的心不斷受到外物所吸引。這是第三種禪修障礙。


  擾亂心的事物,可能和過去有關,也可能和現在或未來有關。但是,過去及未來的念頭最常盤據我們的心,因而也製造了最多的痛苦。
  過去可能指昨天、上個月、去年或久遠之前。我們所執著的過去,往往都是不好的,那時的我們通常是失敗的、際遇坎坷或犯了錯誤。我們回到這個痛苦的過去,再度徒然無益地為之受苦。假設我們犯了一項錯誤,不論那是昨天、上個月或去年犯下的,都已經成為事實,沒有任何事情可抵消或防止它發生。可是,事情現在已經過去了。在心中提出這個錯誤,不停地想並為它而痛苦,只是徒然無益地給自己製造傷害。這個錯誤或當時的情景已經過去了,不復存在了。如果可以因為反覆思量而抹滅這個錯誤,防止它發生或使這個事件不發生,那麼,倒撥時鐘或許會有用。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無法改造過去。還是就讓它去吧!這些念頭只會讓我們徒然無益地為已經不存在的事件而自傷自痛。
  關於未來的念頭過於關於過去的念頭,所製造的痛苦也更多。我們或許處在不虞匱乏的環境,也沒有任何可以造成痛苦的事。然而,在這個顯然很快樂的環境當中,我們可能會開始擔心各種未來的問題:“我是否能一直擁有如此的舒適?我會不會遭遇到工作上的困難?我能不能保住我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但無法享受目前的平靜,還為一個不存在的情況而感到痛苦,並以這個痛苦來替代平靜。我們大多數的痛苦來自於我們所想見的未來。虛構念頭的現象確實很奇特!在此刻,未來根本尚未到來,可是,我們卻為了痛苦而把注意力轉向未來。不僅如此,雖然未來有兩種可能性——有利和不利,但我們幾乎總是選擇第二種。如果以有利的角度來看事情,就會有類似這樣的想法:“我相信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我的其他等等,一切都會順利、很好!”可是,我們很少這樣去預想未來。反之,我們往往會認為:“我不會成功。這行不通。我不相信那是可能的。”因此,我們大部分的痛苦來自對未來的憂慮。


  一般而言,如果我們看著現在,不轉向過去或未來,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痛苦。


  禪修的時候,絕對不要被過去或未來的念頭所掌控。事實上,只要對方法有正確的了解,禪修並不困難。禪修時,不跟隨任何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念頭。讓心保持輕鬆,保持在當下的狀態之中。這樣,禪修就非常容易了!讓心輕鬆地安住於當下,我們就沒有痛苦。禪修應當永遠都像這樣;不追隨過去或未來的念頭,讓心放鬆、無所攀緣地安住於當下。


  像這樣禪修時,我們暫時安住於無念的狀態中;但是,我們的心無法一直保持在這種狀態中,所以念頭會再度升起。
  許多人相信禪修必須是一種完全無念的狀態;或者,如果禪修時有念頭出現,就斷定自己沒有禪修的能力,認為禪修是一種完全在他們能力所及之外的修持方法。這種推論是錯的;禪修並不是斷除念頭。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念頭的問題呢?首先,我們必須避免兩個錯誤:
  第一,覺知念頭的生起,然後自動跟隨它們。
  第二,試圖阻斷念頭。


  相反的,處理念頭的正確方式是:覺知念頭的升起,但既不追隨,也不試圖阻斷它,只是不理會它。若我們不去理會,念頭就沒有任何影響力。當我們不了解心的本性時,心所造作的念頭,不論是好是壞,都對我們有極大的影響力,因為我們執著念頭是真實的。如果沒有這種執著,念頭就不具有影響力。


  當我們讓心放鬆時,安住而無念的境界終會升起。這種安住的狀態如同無波的大海。在此安定之中,一個念頭升起了。這個念頭如同海洋表面形成的波浪,如果我們不去理會它,不為它採取任憑行動,不去“追捕”它,它自然會溶回它所升起的心中。就如同波浪會再度消溶入它所興起的海洋之中。


  若不加以審察,海洋及海浪似乎是兩種不同的實體。事實上,它們的本質是無二無別的,因為海洋的本質是水,海浪的本質也是水。我們不能說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實體。海浪會自海洋表面升起,可是,除了再融入海洋之外,它別無去處。我們不能說海洋的水量在波浪升起的剎那減低了,並在波浪回歸的那一剎那增加了。同樣的,當我們不去理會或干涉念頭的來與去時,我們的心並不會因念頭的升起而有所衰損,也是不會因無念而有所提升。


  因為不了解心,我們就會像是站在岸邊想除盡海浪的人。當海浪朝他涌來時,他想攫住海浪然後丟掉,接著再把連續而來的另一個海浪也丟掉。即使海洋因為其他因素而非他的努力,暫時平靜下來,但海浪必定會再度形成。期望維持一個永遠平靜無波之海的人,註定要活在失望之中。希望在禪修中斷除一切念頭的人,也是如此。


  海浪自海洋中升起,會再回到海洋。實際上,海浪和海洋並沒有差別。了解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輕鬆地坐在海灘上,絲毫不覺得勞累或艱苦。同理,觀照自心時,有沒有念頭並不重要,只要保持輕鬆的狀態。


  這就是克服第三種禪修障礙——渙散——的方法:讓心輕鬆地安住於當下。


  以上所提的貪戀世俗、缺乏信心及渙散等三點極為重要。禪修的要點及精義都包括在其中。


 


  問與答
  問:禪修時陷入昏覺或懶散,應該怎麼辦?
  答:有幾個方法可對治擊沈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擊沈是由於業障的關係使然。為了驅散擊沈,在佛像前點燈很有幫助。由於現象之間互有關聯,這種光明可幫助我們免於擊沈。同時,開展對上師的虔敬心,也非常重要。最後,在禪修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心保持適當的警覺性,身體維持端正,衣著潔淨;可以的話,坐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問:我們總是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小時候,我們帶著變成大人的期望而求學。在一生當中,我們總以未來的目標為動機。如此說來,有哪一種現在的行為不涉及對未來的想法?
  答:為了不被執著未來的念頭所牽制,我們必須認清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虛幻的、痛苦的,如先前討論過的。一旦我們把這個世界視為真實,未來就顯得很重要。反之,如果仔細思考無常、一切現象的痛苦本質及虛幻特性,那麼我們就不會認為它們很重要,因而對未來的執著就自然會減低。所以,重點在於讓心不渙散地安住於當下。


  全心投入佛法的修持時,我們能全然拋棄未來的煩惱。即使必然會涉及和未來有關的世俗活動,但藉由佛法的修持,對未來的執著也仍然會減低。深深了解自心本性、覺性很高的人,可隨意做任何未來的計劃。但是,他知道這些計劃和計劃的造作者一樣,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現象,且如同魔術一般,是全然沒有實質性的幻象。他會完全依據這種了解而行事。從這種了解產生的那一刻起,他或許看起來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但是,以痛苦覺受的有及無而言。兩者之間的差別極大。我們這些初學者賦與未來極大的真實性,這就是為什麼念頭是痛苦之因。但開悟者就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在辦公室工作,有幾封重要的信要寫。在上班的途中,或一進辦公室之後,你會反覆思考和這些信有關的問題:“這種表達方式是不是最恰當的?還是應該換另一種方式比較好?這樣說會不會被誤解?……”你不停地在思索應該怎麼辦。甚至,你對自己的計畫可能抱著相當悲觀的看法;在你的想像中,失敗的原因多於成功的可能性。你非常不安、非常擔心。換句話說,你在痛苦之中。


  的確,我們無法現在就立刻拋棄對未來的一切執著,而且,這些執著會帶給我們相當多的痛苦。但是,至少在某些時候,我們能決定不轉向未來,而將心安住在當下——即使這可能只有幾分鐘之久。此外,想到未來時,我們應該試著正面去看。這一點非常重要。老是隻看到事情的負面,只會增加我們的煩惱。這有一點像是一隻發條式的表,我們如果把發條轉得太緊,會把發條弄斷。同樣的,當擔憂未來的壓力變得愈來愈大時,我們就有崩潰的危險。



  問:一定要有上師才能修持佛法嗎?我們應該如何尋找一位具足資格的上師?
  答:我們由於業力及願力的緣故而和上師相遇。如果你有很深的願力,自然會找到上師。



  注釋
  1、在藏文中,“心”這個字含義很廣。它指的可能是精神狀態,也可能是本質。可是,在論及“心的本性”時,它指的並不是心理學的範疇,而是心的究竟本性,超越了所有可能影響它的變動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桑千貝瑪卻闊林 的頭像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