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的靜定——止


  平息沸騰的念頭,
  然後自在地停留在平靜狀態中的禪修方法,
  即稱為“止”。


  “觀”則是了悟心的本性或本質的過程。
  不論是修“止”或“觀”,
  至為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安置心;
  放鬆、開放、不造作。


  事實上,我們無法把自己固定在無念的狀態中。禪修的成果並不是無念,而是不再受念頭的干擾


 


  禪修的前行


  四種思維
  若要經由大手印(1)(mahamudra)的修持,而在這世就開悟,首先必須了解並反覆思維四種觀念(四共加行):


  ·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無常(無常)。


  ·得獲人身是極其困難的(人身難得)。


  ·行為必然會導致未來的幸或不幸(業報因果)。


  ·一切依因緣而存在的存在,其本質都是痛苦的(輪迴是苦)。



  除非我們專注地思考並徹底了解這四種重要概念,否則我們不可能達到甚深的禪定。


 


  四不共加行(2)
  下一個步驟是由皈依大禮拜的修持,穩固對佛法的嚮往,並增長信心。這是佛陀所開示的法道的基礎。修持皈依大禮拜時,要具足正確的動機,才能開展菩提心或覺悟的心。菩提心就是為了能幫助所有眾生——不僅是自己——而希望達到正覺的大願心。


  接著,我們必須淨除無始劫以來所累積的惡業及障礙,修持金剛薩埵(梵文Vajrasattva,藏文Dorje Sempa)法門(3),便能淨除業障。
  除了淨除心的障礙之外,還必須積極地累積功德及智慧,藉此轉化我們的心。修持獻曼達(offering of the mandala)能達到這個目的。
  最後,我們經由修持上師相應法(上師瑜珈),領受上師的加持。


  我們必須精進地修持這四種不共加行。



  四種因緣條件


  起因
  輪迴中的一切,其本質都是痛苦。這並不表示輪迴中完全沒有快樂,而是這些快樂都是暫時的、表面的、不真實的,隨時都在改變。覺知輪迴的本質是苦,並渴望了悟心之究竟本質(大手印)及獲得究竟之解脫,是修持禪定的起因,是踏入法道的初步動機。


  但是,只要仍然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境遇是快樂的,我們就不會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主因
  解脫的意願本身並足夠。跟隨一位指引修持之道的上師,是絕對必要的。主因必須立基於起因之上。我們可將上師分為四個面向來討論,而第一個面向是進入其他三個面向的立基點:


  人身上師:身為人,為我們指出修持之道及心之本質的上師。對初學者而言,研讀典籍是不夠的;唯有上師親口宣說的話,才能使我們升起足夠堅定的信心。


  法教上師:經由上師的開示而了解佛法的內涵及心的本性,並開始實修之後,我們可以直接去體認佛陀的圓滿法教及具德上師的注疏及論述,進而詳細審察自心覺受的意義及真確性。


  法相上師:經由禪修及系統性的理論探討之後,一切外在現象(法相)都變成禪修的輔助。信心與信任是根基,修行之道依它而存,如同大地之個堅固的基礎,人與動物倚賴它為居住的處所,植物依靠它生長,建築物憑它而立,各道眾生安歇在此世界之中;大地提醒我們信心與信任的重要性。此外,溪河無間斷的水流,象徵修學佛法的精神——努力不懈。火,象徵智慧火的清明而無礙。風的流動,則提醒我們一切現象的本質瞬間即逝、變動不居。當我們如此看待一切外在現象時,外在現象就和我們的內在心性相呼應,因而具有上師的功能。


  法性上師:最後,我們會覺悟到一切現象——不論是外在或內在的,有情或無情的,靜態或動態的——都不具有獨立的存在性,而是自心明性的顯現。這種外相與心無二無別的覺知,表示究竟實相(法性)已經成為我們的修行導師了。(4)


 


  正因


  具有正確的禪修知識,亦即明確了解禪修的目的及方式。禪修者的心應該免除任何附會或造作的意念,禪修的經驗應當不摻雜諸如“我的心是清明的”、“我的心是快樂的”或“我的心是空性的”的評論或意念。讓心自然地安住在本然的狀態中。讓心保持在它原本如虛空般單純、平靜的狀態中,不做任何增減。禪修並不是造作一種新的狀態,然後將它加入心的本然狀態裡。禪修是重新發現心原本的狀態,讓心不渙散地安住在如實的本質之中。


 


  要因


  “不造作地讓心如實顯現,真的就是禪修嗎?”“希望這座禪修會進行得很好!”“但願這座禪修不要失敗!”這類疑慮、期望及畏懼,都與禪修的心相違背。我們應該只是安住於當下。鏟除這類期望與憂慮,是禪定的要因。
  以上我們共討論了十二個要點。這十二個要點可分為三類:


 1、四種基本思維,又稱為四正念轉心或四共加行:
  ·無常
  ·人身難得
  ·業報因果
  ·輪迴是苦
 2、四不共加行:
  ·皈依及發菩提心
  ·金剛薩埵清淨業障法
  ·獻曼達福德資糧積聚法
  ·累積智慧的上師相應法
 3、四種因緣條件:
  ·起因
  ·主因
  ·正因
  ·要因
 這十二個要點構成了理想的禪修背景。


  有些人認為只有禪修才是最重要的,加行法只是表面的,因緣條件也只是次要的。他們急於修持禪定。認為休息是阻礙。但是,還沒準備好就開始禪修,效果並不好。種植花卉不但需要種子,也需要雙手及工具來鬆動土壤;種在土中之後,種子仍然需要水分、陽光及肥料。若沒有這些附加因素,種子永遠也無法長成花朵,儘管它是這個過程的根本因素。若要修持引現自心本性的大手印禪修,進而得到解脫之果,我們就必須具足以上這十二種因素。


 


   身心的安置


  身的安置(坐姿)


  完整的坐姿包括七大要點,因此稱為“七支坐”:


  ·雙腿交盤結金剛跏趺坐:左足先放置在右腿上,右足再交叉放置在左腿上。
  ·背挺直如箭。
  ·雙肩平展如秀鷹(5)的雙翼。
  ·雙手結禪定印(6):右掌安置在左掌上,兩掌皆向上。
  ·下巴內收,與喉部成一直角。
  ·眼睛往下望,目光停留在離鼻尖四至指的空中。
  ·嘴脣及舌頭自然放鬆。


  這七項要點並非任意訂定的。每一點都是根據我們體內的能量系統而來,和念頭的升起及平息有密切關係。(7)


 


心的安置


  將身體安置好,以正確的坐姿坐好之後,接著必須將心安置好。我們必須避免讓心因為“我正在禪修”之類的念頭,而變得緊繃。讓心保持放鬆、開闊、清明、如虛空般的狀態,既不追憶過去,也不思考未來,不執著於現在的任何念頭或覺受。讓心保持在一種覺醒的狀態,不渙散,但很自在。禪修者不應有處於黑暗深淵或濃霧籠罩的感覺,要感覺到置身山頂上、天空高廣清朗、一望無際。正確地將心安置好,極為重要。一般人往往以非常緊繃的態度禪修,將心置於一種牽強、不自然的非渙散狀態之中。若不知道如何讓心放鬆、保持開放自在,我們就無法禪修。這是必要的條件。



  禪修(實際練習靜坐一段時間)(8)
  禪修練習


  將心如此安置好之後,專注於一個選定的對象物上。剛開始時,我們修持的是“止”。修“止”的方法很多。我們會在此進一步探討其中一些方法。初修“止”時,我們可以利用清淨或不清淨(9)的禪修輔助物。


  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面前的椅子來禪修。這種方式的專注並不是刻意細察、分析對象物的特徵,諸如椅子的形狀、高度、表面,或椅布的質料、花紋及顏色等等。這種方式也不是把心投射到椅子上,仿佛要把心鑽入椅子裡。這種專注方式應該是:明白我們和椅子處在不同的地方,我們只是把心放在所看到的物體(椅子)上,不渙散,不被念頭牽引,也不緊繃。


 



  禪修(實際練習靜坐一段時間)


  某些人顯然相當成功地將心安住在專注的對象物上。有些人能安住一會兒,但是,有時會沉迷在念頭之中;這種交替的情形可能隨即發生。但是,在任何情形下,我們都不應該強迫自己專注,應該要隨順升起的狀況,輕鬆自在地繼續安住。


  第二種禪修輔助物是清淨的,指任何代表證悟者或悟境的象徵或非象徵性物體。例如,我們可以觀想佛身出現在面前的虛空中(10),至為清淨、光明、燦爛、完美。我們毫不渙散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佛陀的清淨形相上。


 


  禪修(實際練習靜坐一段時間)


  這個形相可能有時非常清晰,有時相當模糊,有時甚至完全消失了。這並不是很重要。只要試著如此去禪修,就是很好的現象。經常重複練習,觀想就會愈來愈清晰,愈來愈穩定。在初學階段,觀想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甚至無法觀想,是很正常的現象。持續的努力,會使你的觀想能力逐漸增長。


  讓我們再舉一個例子,說明以清淨的輔助物為專注對象的禪修方法。我們可以觀想在前額高度的地方,有一個非常明亮的白色明點(梵文bindu,藏文tigle)。這個明點象徵我們的心和上師的心無二無別,因此是清淨的對象物。



  禪修(實際練習靜坐一段時間)
  最後,我們可以不用輔助物來修“止”了。我們的心是自在的、放鬆的,同時也是不渙散的。
  禪修(實際練習靜坐一段時間)
  我們已經知道四項專注的對象物了:
  ·專注於一個不清淨的輔助物。
  ·專注於一個清淨的輔助物,可以是佛的形相或白色明點。
  ·不使用輔助物。



  有些人會發覺第一種對象物比較容易契入,有些人比較喜歡第二種的佛相,有些人比較喜歡第二種白色明點,有些人則喜歡第三種。有些人則沒有任何明顯的偏愛。有前一種情形下,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每天練習,是最好的選擇。在後一種情形下,你可以輪流使用每一種方法。不論選擇的方法是哪一種,唯有透過經常不斷的修習,才能在禪定的路上有所進步。


 


  念頭的處理


  由於不熟悉禪修,初學者往往期待自己會有完全無念、絕對平靜的心境。他們憂慮念頭會出現;當念頭升起,他們就很懊惱,認為自己沒有禪定的能力。擔憂念頭、對念頭的出現感到懊心或不安,或相信無念本身是一件好事,只會徒然導致懊喪、自責或自輕。


  不論是不禪修的人、初學禪修的人或禪修經驗豐富的人,他們的心都會被念頭侵入;但是,他們處理念頭的方法相當不同。


  不禪修的人和念頭的關係,如同盲人面對遠處的高速公路。盲人無法看到是否有車子經過。同樣的,一般常人雖然隱隱約約地感到不安,但是並沒有覺察到念頭的流動,儘管念頭不斷地起起落落。


  初學禪定的人會發現他看得到車子,但是,他非常希望沒有任何車子經過。如果有一輛車子經過,他的期望就遭到打擊了。第二輛車子經過時,他的失望就更深了。第三輛車子再經過,他就變得十分懊惱。如此繼續下去,希望高速公路空盪無車的天真願望,已經破碎不堪。同時,他繼續覺察到車輛川流不息,並因此抑鬱不樂。他把經過的每一輛車子都視為一項新的困擾;他抗拒事情的必然軌跡。同樣的,當我們把禪修視為一種無念虛空時,每一個升起的念頭都必然會和我們預設的情景相牴觸,我們幾乎遠陷落於失望之中。


  反之,如果我們對禪修到底是什麼有比較正確的了解,雖然一樣會覺察到車子經過,但是,我們不會排斥或厭惡。車子來了,我們就任它經過。車子既無害處也無益處。同理,如果念頭在禪修時升起,就任它自然地過去,不加以執著,也不加以排斥。如果沒有念頭升起,也不要因而感到自滿。理性地處理念頭,是禪修的良好條件。


  對禪修沒有正確了解的人,會相信所有的念頭都應該止息。事實上,我們無法把自己固定在無念的狀態中。禪修的成果並不是無念,而是不再受念頭的干擾。念頭一度是我們的敵人,但是,禪修可以使念頭變成我們的朋友。


  禪修不良通常是由於修持者疏忽了加行法。即使已完成加行法的修持,不了解或誤解正確的心的安置法,也可能造成禪修不良的現象。


  一般人的心一直都是渙散的。禪修的最大障礙則來自附加的心識造作,例如,對自己的禪修所加的評論、預期的結果、先入為主的觀念等。真正的禪修是避免渙散及任何附加的心識活動。



  注釋
  1、“大手印”意指真實無誤地顯現心的究竟本性,也代表導向了悟究竟本性的禪修,一種最高層次的修行。“大手印”通常可分為三個層次來討論:
       ·究竟的心或佛性,以潛在的狀態存在於每一位眾生(根)。
       ·開展這種潛在本質,使其全然顯現的途徑(道)——包括“止”及“觀”的修持。
       ·全然實現的本質自身,是一種穩定及恆常的狀態(果)。
  2、此處所提供的四不共加行,屬於金剛乘密續的法教,必須由有德上師解釋修持的方法。
  3、金剛薩埵是金剛乘的本尊之一,修持其法可清淨業障、開展覺性。金剛薩埵業障清淨包括觀想及持誦百字明咒。
  4、在某次開示中,波卡仁波切為尼斯(Nice)的居民舉出一個例子,說明現象如何能充當上師:


      尼斯人和海有得天獨厚的關係;有些人以海維生,有些人喜歡在海中游泳,有些人喜歡玩遊艇或享受其他水上活動,有些則喜歡對著海沉思。無論如何,海是這裡每個人生活及景觀的一部分。所以,每當你們看到海,可以把它當做是愛心及慈悲心的象徵。
      在尼斯,每個人都喜歡艷陽天,這樣,海灘才會暖和,天空才會清朗。每當你們看到太陽時,你們可以把它當做智慧的象徵。
      如此,你們的慈悲心及智慧就會愈來愈明顯了。


  5、在西藏文化中,禿鷹是一種非常有益及吉祥的動物,不同於它在某些文化中的傳統形象。
  6、手印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手勢。
  7、另外有一種稍微簡化的“五支坐”,不包括七支坐中關於肩膀及嘴部的兩要點。


     大部分西方人很難將雙腿交叉結金剛跏趺坐。若是如此,可採用菩薩坐姿:先將左腳根貼在右邊大腿內側或鼠蹊部,然後右腿彎曲平放在左腳前方近膝蓋之處。除非身體天生很柔軟或很習慣這種坐姿,通常需要用一塊結實的厚坐墊將屁股墊高。
     坐姿和脈絡內“風”的循環及心的動態,有密切的關係,不正確的坐姿會導致心識的偏差。身軀不正,脊椎及坐軸自然也會隨著不正,從而導致心識偏差。根據某種傳統的解釋,認為:


     ·身軀偏身左邊時,首先會有寧適的感覺,然後這種感覺會轉變為貪執。
     ·身軀往前傾時,首先會有無念的感覺,然後轉變為昏鈍不明的感覺。
     ·身軀往後傾時,首先坐有空的感覺,然後轉變為傲慢。
     ·身軀往右傾時,首先會有明的感覺,然後轉變為傲慢。


   另一種傳統的解釋,則把身軀的習慣性偏側視為心識偏差的指標及對治的參考:


    ·身軀習慣往左傾,表示五毒或五種煩惱障當中的貪執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
    ·身軀習慣往前傾,表示五毒當中的愚痴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
    ·身軀習慣往後傾,表示五毒當中的傲慢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
    ·身軀習慣往右傾,表示五毒當中的嗔特別重,須特別加以對治。


  8、開示過程中的禪修練習。
  9、不清淨的禪修輔助物,指的是我們選定集中注意力於其上的俗物,例如:由、建築物、桌子、玻璃杯、石頭或其他任何物體。我們將心毫不渙散地安置在這些物體上。
  10、一九九五年八月於台北縣林口竹林寺舉行的閉關中,波卡仁波切開示觀想佛陀的形相為約二·五公分大,出現在離眉間約一公尺的虛空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桑千貝瑪卻闊林 的頭像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桑千貝瑪卻闊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