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死後的景況如何?
答:不妨觀想自己死了。
躺在醫院,嘴巴、鼻子塞滿用來送食物、氧氣的管子,然後,很突然地死去。
或者是在家裡,自己還在想,我會活下去,還會活好幾年,我不會死。
正當自己一直這麼想,也深信不疑的時候,突然就死了,這一生就此結束。
這一期生命的景象,像閃電一樣終止。
好比在夜間,閃電乍現的時候,四周的東西全都歷歷在目,然後突然消失不見。這一切景象,你的身體、四周的人、路、山,等等,
一度顯得很明晰地出現過,然後突然消失、終止了。
同樣,這一生,突然變成猶如昨夜的一場夢,
出現過後,轉瞬間即消逝,就好像電光石火。
請這麼樣禪思一下。
屋子裡面,家人哭泣著,親戚們圍繞在四周,自己即將和他們別離,身上蓋著白布。
不妨依照中國傳統,觀想會發生的景況。
其次,觀想屍體被放進車子,後面跟著幾部車子。
有人在奏樂,屍體被載走,意識則在別的地方。
這樣子觀想。
然後,如果屍體要火化,就觀想屍體被放進火化室,
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鐵焚化爐。
有人把屍體放進焚化爐的架子上。
然後,屍體的脂肪、骨肉都逐漸在烈火中熔化,燒得焦黑。
大約一、兩個小時之後,只剩下一堆灰和一些骨頭,
意識則在別的地方。
屍體火化之後,如果父母在,父母會哭,
其他的親人—─丈夫、太太、小孩也在哭泣。
如果要土葬,棺材就會被放進土坑,周圍擺著花。
還有專門為死人準備的大花環,放在屍體上。
不管是火化或土葬,所有親戚、朋友們都聚集在現場,
眼中充滿淚水,哭泣著。
還有一種方式是,這些親友忙著喝飲料、談話,
然後雇一個女人陪伴著屍體,在墳場代表家族哭。
那個人真的在那裡走來走去,四肢趴在地上,然後做作地哭起來。
雖然屍體在那裡,許多親友聚在一起,環繞在四周,
意識卻在邁向惡趣的路上。
屍體在棺材或火中。
意識則背負著今生和過去生所造下堆積如群山的惡業,
經過中陰,正朝向惡趣走去。
即將遭受無法忍受的惡趣苦,
尤其是地獄中最慘烈的寒、熱之苦,
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再轉生為人。
時間勢必長得超乎想像。
一旦墮到惡趣,註定受業報,已經無能為力、無計可施了!
沒有人會來分擔自己的苦難。
沒有一個親人會來分擔苦難,
說他要代受你的一些苦,地獄苦。
雖然自己曾經為他們造下惡業,
卻沒有一個人會來分擔。
請稍微禪思一下這一點,這個本質。
到時候,自己的房子會空下來,
房間沒有人住,床沒有人睡,
平常坐的椅子,座位也是空的。
不管一個人有幾百件衣服、鞋子和其他家當,
留下來的一切財產都會變成別人的,
被四面八方的人拿走,每一樣都要捨離。
如果留下的是錢,往往會引起家人的爭執,
成為互相瞋恨、嫉妒的導火線。
發生過很多這樣的事情。
一個人從學校畢業以後,累積了好幾年的財產,
在世的時候,沒有把它們變得有意義。
雖然財產本身沒有實質可言,卻可以從中擷取菁華。
可惜,生前並沒有那麼做,讓它變得有意義,
反而成為死後其他人爭執的導火線。
就在死後,呼吸停止的當下,
首先醫生和護士會通知家人,而自己的名字會被加上「已故」。
然後,家人告訴所有的親友時,也會在自己的名字安上「已故」的某某。
這隨時都可能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甚至就在今天。
不管一個人做過國王、總統,
曾經是百萬富翁、世界級的名人、
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有好幾千萬億的朋友,
一生都在忙碌,
非常積極的投入世事、政黨等等政治事務,
爭取權力、財富等等,非常忙碌地過一生。
可是,在死亡那一天,屍體被帶到墳場,
一輩子所作所為,完全一場空,
和死亡毫不相干,在死的時候一點用處都沒有。
反之,有些人為其他眾生,做過很多好事,是道地的修行人,
很留心地防護業行,下很多功夫,淨化自己的惡業,累積功德,誠實地過活。
這個人也許還沒有證悟,只是老實修行,懷著誠懇的善心、慈心、悲心對待眾生,
帶給其他眾生許多利益,不加害眾生,
由於他生平的作為和死亡有關連,便可望死得安祥、喜樂。
由於做過許多有意義的事,
所造下的一切功德,都可以帶到來生。
來生受用的,全部是功德,
是修行、行善,做有意義的事而留在心流中的。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出於貪瞋癡,造下諸多惡業,
死的時候就必須自作自受,
帶著今生造惡的一切果報,
步向嚐受惡趣苦的道路。
問:每天清晨起床時,應當如何開始修行?
答:清晨起床時,不妨做這樣的禪修:
「何其幸運,我居然還沒有死!尤其幸運的是,昨晚死亡居然沒有來臨。因此,今天我還身為人,具有這十分希罕的生身,多麼幸運、美妙!
不僅如此。我所擁有的是十分希罕的圓滿人身。而且,我值遇為我開示無誤、圓滿菩提道的善友,這種善友難得一見。同時,我能夠接觸到佛法,也是非常難得的。
既然我已經值遇這一切非比尋常的順緣,無論如何我都不應當浪費我的生命。我應當令我的生命對無數其他的有情最有用。他們的和平與安樂仰賴我,而我的安樂也唯有來自他們的慈愛。只要我的生命對其他的有情發揮最大的功用,相對地也會促成我自己的成功和安樂。
我要為所有的有情負責。為什麼?因為我的行為會幫助或傷害他們,完全取決於我的心,看我有沒有慈悲心。當下發慈悲心,我就能夠利益無數的有情。最起碼我不會傷害他們。」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每天起床首先思惟人生的意義及責任,在於為所有眾生謀安樂。懷著這種利益其他眾生的菩提心過日子,整天的日常活動,儘可能都本著這種態度去做,工作、行住坐臥、飲食等等。而且我認為,一個人的出離心越強,對其他眾生也會越慈悲。也就是,對自己的輪迴、惡業等等厭離心越強,那麼對其他眾生也會越慈悲,更容易生起慈心和悲心,利他的念力會越強,能夠發出更強烈的菩提心。
相反的,對自己的輪迴、惡業、不善念的出離心越薄弱,那麼內心便會任由貪瞋痴煩惱擺佈,也就越不容易對其他眾生生起慈悲心或利他心。所以,開展好心腸的前提,首先是看自己有多少出離心。
無論如何,要設法懷著菩提心過日子。然後,要閱覽、省思暇滿人身義大、難得,念死無常,惡趣苦,業果這些課題,不管要花多少年才能證悟,必須儘量在這部份下功夫,特別是念死無常,對於保持及發展長遠的自我激勵心十分必要。這樣修行才不會退轉,而能夠繼續發展諸如死無常以及對惡趣苦、因果業報的瞭解。在這樣的基礎上,憶念無常及死亡,盡自己能力所及,經常閱讀這方面的教法,這一點相當重要。
哲蚌寺有一位頂尖的碩學格西,叫做寧瑪格西,非常博學,在西藏也是出類拔萃,而且是達賴喇嘛尊者的老師,教尊者一些經部般若方面的教法。他提到,念死無常好像馬鞭,騎馬的時候,馬如果走錯路,你會用鞭子打它,讓它扭轉方向,重新上路。馬走偏那個方向,你就用鞭子打它另一邊,這樣馬就能夠一直走在正路上。同樣,念死無常好比打心的鞭子。每當煩惱萌生,只要記得念死無常,煩惱就不至於生起,心就可以不受煩惱的擺佈,不會跟著煩惱跑,而可以安住在佛法上面。
菩提道次第提及念死無常的益處。首先,修行之初,念死無常非常有意義。透過念死無常,一個人能夠開始修行佛法。由於念死無常,使人能夠繼續修行。由於念死無常,使人能夠修行圓滿,得到證悟。同時,念死無常非常有力,因為念死無常足以摧破煩惱敵,可以藉由念死無常,徹底消滅煩惱的魔王,甚至死的時候,念死無常使人內心安樂、滿足。
問: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到: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心的秘密,雖然不想受苦,卻忙著造苦因,
無意義的漂泊生死。因此要看守自己的心,善加防護。」
請問「心的秘密」是什麼?
答:在此,「心的秘密」不是指高深的證量,不是在談很複雜的東西。我們可以把「心的秘密」解釋為不同層次的發心。這首偈頌強調觀照、防護自心,與保持善心的重要性,因為苦樂都繫於自己的心,自己的善惡念。某一種想法創造安樂,另一種想法引生苦難。從日常的問題和六道的苦難,乃至解脫、成佛,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居心和思惟方式。
你可能沒有覺察到心的秘密,亦即一切苦樂來自你自己的心,也就是你的想法和態度。懂得這個秘密,你就能夠消除錯誤的思惟方式,那會製造問題,導致來世所有苦難,以及成佛的一切障礙。本著正確的思惟方式,你所想要獲得的任何快樂,都能夠如願以償。
同樣的行為,某種想法會使它成為佛法,是樂因。另一種想法,則成為世俗法、不善,是苦因。整個秘密在於存心。心念使得行為和佛法相應,成為善業,樂因。同樣,心念能使行為和佛法不相應,成為不善業,苦因。
所以,瞭解什麼是法、什麼不是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世俗法,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它們的分界線何在,極為重要。這整個的秘密,在於自己的心、日常生活的態度。
大覺者帕繃喀仁波切曾經舉例說明。有四個人在課誦:
第一個人發願要成佛,以饒益其他眾生。
第二個人發願自求解脫輪迴。
第三個人發願獲得來世安樂。
第四個人發願只求今生的安樂。
帕繃喀仁波切舉例,這四個人懷著不同的發心課誦。
第一個人的課誦,造下成佛以饒益眾生的因。
第二個人的課誦,沒有造下成佛以饒益眾生的因,僅僅造下自己解脫輪迴的因。這種解脫是滅盡整個生死苦以及苦因—─業與煩惱。僅僅達到這種解脫,還沒有滅除微細的障礙,或者圓滿滅諦及道諦的功德,沒有造下成就佛果的因,因為第二個人的課誦只發心求一己的解脫。
雖然課誦的祈願文一樣,同樣的祈願文和主題。但由於他們發心不同,使得課誦的行為,一個形成成佛的因,另一個僅造成自己獲得解脫之較低的涅槃。
第三個人的課誦僅僅造下來世的安樂因,而沒有造下成佛的因,也沒有造下自己解脫的因。
第四個人的課誦,雖然祈願文和主題是佛法,卻沒有造下成佛的因,或自己解脫的因,也沒有造下來世安樂的因。
四個人全部在唸誦同樣的祈願文,主題都是佛法。但是前三個人的行為成為法行,而第四個人課誦的行為不構成法行。道理何在?因為那個人的發心不如法。他的發心是貪執現世,不僅是貪圖輪迴樂,輪迴的圓滿。
並不是說,任何貪著的發心一定不善。貪著不一定造成惡業。例如,第三個人課誦的發心,是追求來世的輪迴,天人身等等,貪圖來世輪迴,來世安樂、圓滿,他的發心並不是執取現世樂,所以是善業。他的發心造成善業及法行,因此那個人的課誦行為,形成法行、善業、樂因,來世安樂。
第四個人課誦的發心僅僅是追求這一世的安樂,所以被安立為不善。例如,有些人課誦、持咒,在於傷害其他眾生,而不是淨化自己的心,不是用來利益其他眾生,反而用來傷害其他眾生。有些修行人並不修習菩提道次第,不修習出離輪迴、菩提心、空性,不做這些修行。
有一個特別的故事,發生在西藏。曾經有一位修行人,一輩子都在閉關,禪修大威德金剛,也就是文殊的極忿怒相。在那人死後,有一天傍晚,他的一個朋友正在修一個叫做「祝」的特別修法。把糌粑、麵粉、穀物放在木炭上燒,布施這些食物的氣味給餓鬼。修那個法的利益,是能夠往生淨土等等。有一位餓鬼來吸取食物的氣味,看起來好像是本尊大威德金剛,多手多腳。原來那位閉關禪修大威德金剛的人,死後轉生為餓鬼,長相非常嚇人。這種餓鬼叫食氣鬼,靠食物的氣味維生,這不是唯一的例子,在印度也發生過同樣的例子。
有的人一輩子閉本尊關,卻不懂得如何修行佛法,這是問題、錯誤的根源。雖然在觀想本尊、持咒、修密續,一輩子都花在那上面,卻不懂得如何修行佛法,修行不如法。縱然做了閉關,甚至閉關一輩子,卻不修菩提道次第:出離輪迴、菩提心、空性。由於不具備這樣的修行態度,發心純粹是貪著今生,導致行為不如法。
可見,這一切都和自己的心有關。這個例子和上述前三個人的行為成為法行,其中一個人造下成佛因,一個造成解脫輪迴因,另一個只是造來世安樂因。無論是最苦的地獄,遍地是熾燃的熱鐵,或是至高無上的成佛樂,解脫輪迴的涅槃,一個人所經歷的每件事,苦與樂,完全肇自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思想創造出來的。因此,行為如不如法,不是依據外表的樣子,不是按照傳統看起來在修行的行為模式。行為如不如法,在於發心、動機。只有從發心,一個人才能夠判斷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如法。
問:為什麼要禮拜?
答:禮拜能夠淨除惡業、障礙,累積無量的功德。何以禮拜能夠淨除惡業、障礙呢?這是由於對著佛,憶念佛,所做的禮拜,才有禮拜的效果。否則,不憶念佛,光是禮拜的動作,對象是一棵樹、功德箱、日、月,像印度人拜牛、…等,都不算是禮拜,不能夠淨除惡業、障礙或者累積無量的功德。唯有以佛像、佛塔、佛典等聖境為對象,才是禮拜,才能夠淨除惡業、障礙,以及累積無量的功德,使我們得以生起菩提道次第的證量。
禮拜時兩腳要併攏。然後發心:我的人生,目的在於解除一切眾生所有的苦難,引導他們成佛。因此,我必須先成就佛果。為此,我必須實證菩提道次第。假設我現在墮入惡趣,在地獄,完全掩沒在劇烈的寒熱之苦中,勢必沒有機會修行。死亡隨時會來臨,甚至這一刻就可能發生。因此,我應該刻不容緩的,淨除所有的惡業,尤其是成就菩提道次第的障礙。
禮拜時為什麼要合掌觸頭頂、眉尖、喉輪、心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些相好都是因應利益眾生的需要。在頂輪上合常,便是在造因,成就佛聖身頂髻的特殊聖相。合掌觸眉間,是在造因,以更成就佛聖身,兩眉中間的古旋白毫相。《掌中解脫》解釋,一個人必需累積不可計數的功德,才能成就這個特殊聖相。合掌觸眉間,除了成就特殊的白毫相,也在於成就佛聖身無數的一切功德。合掌觸喉輪,是為了成就佛聖語的無量功德。合掌觸心輪,是為了成就佛聖意的無邊功德。就淨障方面來說,合掌觸頭頂、額、喉、心,也是在淨化一切障礙,以及身語意惡業。像這樣結手印禮拜,便象徵整個菩提道。
合掌的時候,兩隻手不是平放在一起,而是兩手的拇指要向內彎,象徵掌心供養著如意寶珠。同時兩手合掌也象徵智慧和方便,合成菩提道:包括小乘、大乘波羅密多乘、大乘真言密乘的智慧和方便。也就是整個解脫、成佛之道。合掌代表兼修智慧和方便。在無上密續部,智慧是淨光,方便是幻身,兩者結合在一起,成為雙運道。圓成智慧和方便道,便成就淨光及法身。法身是以掌心中空來代表,掌面則象徵色身。合掌代表結合徹底清淨的聖意和聖身,法身和色身。也就是,成就佛果,無學雙運,金剛持的果地。合掌禮拜的手印,顯示整個菩提道。另外,合掌也象徵二諦,世俗諦和究竟勝義諦。總之,合掌涵蓋二諦、二道、智慧和方便,乃至成佛,法身和色身。有的師父還說,十隻手指首只代表十善,也就是解脫道的基礎,戒律。
《楞伽經》提到,一個人禮拜時,身體所覆蓋的一微塵,即造下相當於轉生為轉輪王一千次之多的功德。為什麼用轉輪王做比喻?因為,要轉生轉輪王一次,一個人必須造下無量、不可思量的功德;由此可知,禮拜的力量非常強大。不可思量是說,累積了廣大的功量。轉輪王的定義是,在這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國王的財富、威勢,比得上這個國王。他是無與倫比,獨一無二的。禮拜時,身體所覆蓋的一微塵,所累積功德,相當於轉生為轉輪王一千次。禮拜時務必要儘量伸展身體。像經上說的,做大禮拜,整個身體要趴在地面上。伸出手臂時,要儘量張開,愈遠愈好。即使是多伸開出這麼多空間,身體覆蓋的微塵數,從地面往下直到地底,就有不可思量、無數之多。甚至是手指的上半部,所覆蓋的微塵數,也難以思量。《楞伽經》提到,禮拜時所累積的功德,視身體全部,包括手指、腳所覆蓋由地面到地底不可思量的微塵數而定。所以,你要是把腳儘量拉平、伸展,特別是腳長的人,覆蓋的微塵數,由地面到地底,簡直無法置信因而累積超乎想像的功德,像《楞伽經》解釋的那樣,超乎想像禮拜時,長頭髮、長指甲最有利,因為覆蓋的地面愈大,功德愈多。因此,那些有長頭髮、長指甲的人,一次禮拜下來,獲益最大。
如果做得到,還可以觀想自己化為本尊,譬如,可以把自己觀想成本尊千手觀音,或者非常高大的人身,好像可以到達山頂,從四面八方一起禮拜,覆蓋整個大地。像這樣地禮拜資糧田。你觀想出來的化身愈多,功德愈大。觀想每一個化身禮拜的功德,等同你這個肉身禮拜的功德。即使實際的人身像我這麼短小,而且僵硬,無法做禮拜,可是用觀想的化身禮拜,房子、山等的障礙物都不能阻擋,你可以觀想許許多多化身,累積無法置信的廣大功德。
問:為什麼有的病人看過最好的醫生,得到正確的醫療,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惡化?
答:得到正確的醫療而情況依舊,甚至惡化的病人,是因為他沒有造下足以讓他康復的善業,另方面他過去已經造下的惡業,形成病情惡化的助緣。因此,要確保康復,光有能夠診斷疾病並開出正確療方的醫生還不夠。單單那些,並非最終的答案。病人不但必須具有善業,能夠碰對醫生及正確的療法,還要具有透過那個療法而康復的善業。沒有足夠的善業,什麼都起不了作用。痊癒的主因在於病人自己的心、病人的善業,少了這個主因,什麼都起不了作用。不管醫生多麼專精,診斷和治療多麼準確,唯有當病人那一方具有足夠的善業,這一切才會生效。所以,真正的解答必然來自病人那一方。病要治得好,關鍵在病人那一方,主因勢必來自病人自己的心、病人的善業。
問:佛教如何看待「運氣」?
答: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常用的名詞是「運氣」,而不談業或功德。當手術不成功,生意或計劃失敗,彩卷槓龜時,就說是壞運氣;反之,成功了,就歸諸好運氣。「運氣」好像只和結果有關係。事實上,運氣有其因緣條件。好運的因是功德、善業;惡業則帶來壞運氣。即使那些沒有宗教信仰,不談功德,不接受善惡業果報觀念的人,他們也用同樣的名詞「運氣」。好運帶來快樂,壞運帶來痛苦。
一般人在談好、壞運,似乎認為它們是真實、獨立存在,來自外面的,而不是由自心創造,也非自己可以作主、改變,這是完全錯誤的見解。善惡業、好壞運都由我們內心創造出來,並非來自外面,也不是真實、獨立存在的。我們可以淨化惡業,同樣地也可以扭轉厄運。
例如一個小孩因為投生在有缺陷的受精卵,所以造成身體上的殘缺。他的心識投生有缺陷的受精卵是肇致身體不健全的生理的因。不過,當心識投生在有缺陷的受精卵,本身也是果,是一個有因生、無常的現象,而非無因生、無常的現象,所以必然有其肇因。縱使這個孩子的家庭其他成員都投生在圓滿的受精卵,何以這個孩子的心識會特別在有缺陷的受精卵出現時入胎呢?這是問題所在。簡言之,孩子的心識在有缺陷的受精卵出現時入胎,這是一個結果,它的因應該發生在前。因、果不能同時存在。譬如:先播下種子,種子發芽,長成植物,開花,結果。種子是因,花是果,兩者不會同時存在,而是出現在不同的時點,這是顯而易見的。同樣地,孩子的心識投生在有缺陷的受精卵,是有因生的果。
我們應該這樣思惟。心識投生在有缺陷的受精卵是一個有因生的現象;這個現象是果,它所依恃的肇因必須發生在前。換言之,那個有缺陷的受精卵的肇因發生在這一生以前;而這個肇因的創造者是在心識之內,這就是結論。決定那個特殊的孩子在有缺陷的受精卵受胎以及決定那個孩子由有缺陷的受精卵出生的時間,其肇因早在心識投生在那個有缺陷的受精卵之前即已形成。因為那個孩子造作了惡業的因,導致他在有缺陷的受精卵上受胎,因而造成生理上的殘缺。
如果你問:何以那個孩子的心識會和有缺陷的受精卵會合呢?答案是時間上的巧合。如果再問:何以那個孩子的心識必須在那個有缺陷的受精卵成為有缺陷的受精卵的時候投胎呢?這涉及到內因。西方科學不解釋業,所以答不出這個問題。他們只談生理的因,不談內因,所以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所談的是那個孩子由於受胎於有缺陷的受精卵而導致身體的殘缺;不過其更根本的決定因素是內因,也就是那個孩子心識中的惡業的因。一般人會說那個孩子身體殘缺是運氣不好。殊不知惡運是那個孩子自己的惡業造成的。好壞運氣都是我們心識所造成的,因此我們的心識也可以自主地淨除惡運。此外,既然身體殘缺,其內因早在心識投胎於有缺陷的受精卵之前已經造成,由於可以證明,的確有前世與輪迴。
我曾經遇見一個從中國大陸逃出來的中國人──林先生。每逢有被逮捕危險的時候,他就祈求觀世音菩薩,好幾次都能夠化險為夷,最後從大陸逃到香港。他原是醫生,但是他想行醫沒辦法治好每一個病人,就改行當風水師,後來他發現還是有些人沒辦法有足夠的空間改變房子的風水,他還是無法幫助每一個人。之後他想也許算命可以幫助更多人,就這樣他做了大約20年的算命師。他能夠在一個小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預卜其一生的命運,所以他認為每個人從生到死,人生的際遇各有不同,這一切應該有原因,而這個原因應該發生在這一生之前。他的結論是,人必然有前生。後來他接觸到佛法,聽聞因果業報的道理,得知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有很大的自主能力,可以淨化惡業。最後他認定佛法才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方法。
留言列表